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标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6-26页 |
2.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基础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1.1 维克塞尔的“累积过程” | 第16-17页 |
2.1.2 凯恩斯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1.3 泰勒规则 | 第18页 |
2.1.4 IS-LM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3 国内研究情况 | 第20-24页 |
2.3.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研究 | 第20-23页 |
2.3.2 利率渠道在金融市场中的传递效率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4 小结 | 第24-26页 |
3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理论框架 | 第26-34页 |
3.1 市场分割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 | 第26-30页 |
3.1.1 市场分割下利率与消费的对应关系 | 第26-29页 |
3.1.2 利率分割条件下的利率与投资效率 | 第29-30页 |
3.2 利率期限结构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3.2.1 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机制 | 第30-31页 |
3.2.2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关联性研究 | 第31-33页 |
3.3 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基本事实 | 第34-46页 |
4.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| 第34-35页 |
4.2 利率与GDP及产出结构波动关系分析 | 第35-38页 |
4.2.1 利率变动和GDP的关系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2 利率和产出结构的变动关系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 金融市场分割下的利率分割 | 第38-40页 |
4.4 不同期限结构利率和产出的关系 | 第40页 |
4.5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检验 | 第40-44页 |
4.6 小结 | 第44-46页 |
5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货币政策利率渠道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| 第46-64页 |
5.1 计量方法与模型设定 | 第46-50页 |
5.1.1 计量方法 | 第46-49页 |
5.1.2 模型设定 | 第49-50页 |
5.2 变量度量与数据说明 | 第50-52页 |
5.3 实证分析 | 第52-63页 |
5.3.1 货币政策利率渠道有效性分析 | 第52-59页 |
5.3.2 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中利率期限结构的有效性分析 | 第59-63页 |
5.4 小结 | 第63-64页 |
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64-6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65-66页 |
6.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