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| 第13-14页 |
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《大众电影》(1957—1959)杂志的视觉形式 | 第15-25页 |
1.1 材质与形制 | 第17-19页 |
1.2 封面与封底 | 第19-21页 |
1.3 海报与插画 | 第21-23页 |
1.4 字体与图文关系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《大众电影》封面与封底的视觉形式和视觉形式表征 | 第25-43页 |
2.1 《大众电影》封面封底的视觉形式 | 第28-29页 |
2.2 《大众电影》封面封底的视觉形式表征 | 第29-38页 |
2.2.1 社会主义新人 | 第29-32页 |
2.2.2 英雄形象 | 第32-35页 |
2.2.3 苏联影像 | 第35-38页 |
2.3 形象与意识形态变迁 | 第38-43页 |
第三章 《大众电影》杂志海报与插画的视觉形式和视觉形式表征 | 第43-51页 |
3.1 《大众电影》海报与插画的视觉形式 | 第43-46页 |
3.2 一种电影观:《大众电影》海报与插画的视觉形式表征 | 第46-51页 |
3.2.1 工农兵电影 | 第46-47页 |
3.2.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| 第47-51页 |
第四章 《大众电影》杂志字体与图文关系的视觉形式与视觉形式表征 | 第51-59页 |
4.1 《大众电影》字体与图文关系的视觉形式 | 第51-53页 |
4.2 秩序的修辞:《大众电影》的字体与图文关系的视觉形式表征 | 第53-59页 |
4.2.1 视觉焦点 | 第53-55页 |
4.2.2 视觉流动 | 第55-56页 |
4.2.3 秩序的修辞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