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及监管政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6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背景分析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第15-16页
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第16-23页
    2.1 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传统金融的定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互联网金融的分类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第三方支付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互联网融资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投资理财第19页
    2.3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优势比较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商业银行的优势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第23-36页
    3.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支付方式的冲击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及发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3.2“长尾效应”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利差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3.3 网络信贷对市场融资成本的影响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2P网贷发展现状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电商平台的小微贷发展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小微贷和P2P网贷的市场化利率决定第32-33页
    3.4 互联网金融推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互联网金融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受利率市场化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商业银行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监管政策分析第36-45页
    4.1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种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信用风险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流动性风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操作风险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技术风险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法律风险第38页
    4.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现状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2P的监管现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众筹融资的监管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我国监管问题及国际监管经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国际监管经验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问题第40-41页
    4.4 互联网监管政策建议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建立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的监管体制,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法律监管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透明操作,严格披露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建立准入机制,执照经营第43-4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5-47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5页
    5.2 对传统金融业发展的建议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对传统金融业的建议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展望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及对策分析
下一篇: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