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1 导论 | 第7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况 | 第13-18页 |
2.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涵 | 第13页 |
2.1.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义 | 第13页 |
2.1.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准则 | 第13页 |
2.1.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的 | 第13页 |
2.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内容及特点 | 第13-16页 |
2.2.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内容 | 第13-16页 |
2.2.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点 | 第16页 |
2.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论依据 | 第16-18页 |
2.3.1 社会保障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3.2 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7页 |
2.3.3 医疗保险制度 | 第17页 |
2.3.4 城乡医疗一体化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.5 医疗保险特殊性理论 | 第18页 |
3 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 | 第18-27页 |
3.1 宁武县概况 | 第18页 |
3.2 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| 第18-27页 |
3.2.1 宁武县新农合参合情况 | 第19-21页 |
3.2.2 宁武县新农合筹资情况 | 第21-23页 |
3.2.3 宁武县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 | 第23-24页 |
3.2.4 宁武县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 | 第24-26页 |
3.2.5 宁武县参合农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| 第26-27页 |
4 制约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因素 | 第27-31页 |
4.1 制约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制度性因素 | 第27-28页 |
4.1.1 “逆向选择”增加制度推广的难度 | 第27页 |
4.1.2 新农合筹资机制不完善 | 第27页 |
4.1.3 补偿机制不合理影响基金使用效率 | 第27-28页 |
4.2 制约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主体性因素 | 第28-29页 |
4.2.1 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严 | 第28页 |
4.2.2 农民参保意识较淡薄 | 第28页 |
4.2.3 医患关系存在矛盾 | 第28-29页 |
4.3 制约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环境性因素 | 第29-31页 |
4.3.1 农民收入水平低 | 第29页 |
4.3.2 定点机构医药价格偏高 | 第29-30页 |
4.3.3 基层医疗设施环境差 | 第30-31页 |
5. 完善宁武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对策 | 第31-34页 |
5.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方针政策 | 第31-32页 |
5.1.1 以坚持合作医疗保大病为原则扩大农民受益面 | 第31页 |
5.1.2 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 | 第31页 |
5.1.3 完善科学的补偿机制 | 第31-32页 |
5.2 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体的功能和作用 | 第32-33页 |
5.2.1 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| 第32页 |
5.2.2 强化农民参与意识 | 第32页 |
5.2.3 改善医患关系 | 第32-33页 |
5.3 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外部环境 | 第33-34页 |
5.3.1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| 第33页 |
5.3.2 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| 第33页 |
5.3.3 加大基层医疗设施投入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Abstract | 第36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