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提升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7-19页
第2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述第19-23页
    2.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相关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效及实效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教学实效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思想政治理论课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第20页
    2.2 研究依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理论依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现实依据第21页
    2.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理论支撑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马克思主义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教育学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会学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传播学理论第22-23页
第3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第23-29页
    3.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的成效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渠道不断拓展第24页
    3.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以人为本的理念未充分贯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不一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较弱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考核体系不科学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学生喜欢上网,心理问题突出第27-29页
第4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原因第29-35页
    4.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扩招后生源质量变差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冲击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社会不良风气造成负面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4.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不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提升保障机制第30页
    4.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发挥不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滞后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大班授课缺乏互动性第31页
    4.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比较薄弱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践教学方式单一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实践教学时间难以保证第31-32页
    4.5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僵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考试方式单一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考试内容单调第32页
    4.6 高职学生自己存在一些问题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文化基础薄弱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心理负担较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学习积极性不高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问题家庭对学生存在不利影晌第33-35页
第5章 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第35-54页
    5.1 确立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育理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在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尊重学生,关注学生的需要第35页
    5.2 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地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5.3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优化教学内容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创新教学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丰富教学手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加强课堂组织管理第43页
    5.4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注重实践效果,打造人才培养工作品牌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注重拓展实践教学形式,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,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,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5.5 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注重过程,多方面评估学生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5.6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,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熏陶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,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构筑健康人格,以心灵沟通为载体,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形成教育合力,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整体效果第52-54页
结语第54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课题研究第61-62页
附录B 问卷调查表第62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
下一篇: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儒学鼎盛期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