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9页 |
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缩略词 | 第13-17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7-39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的辐射抗性研究进展 | 第17-23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的电离辐射抗性机制 | 第17-18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的DNA修复系统 | 第18-20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20-23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的抗氧化机制及其类胡萝卜素特殊产物 | 第23-26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24-26页 |
·类胡萝卜的生理学活性研究 | 第26-39页 |
·类胡萝卜素研究概况 | 第26-29页 |
·β-胡萝卜素 | 第29页 |
·番茄红素 | 第29-32页 |
·Deinoxanthin的合成途径和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| 第32-33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33-39页 |
2 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转基因菌株发酵条件的研究 | 第39-47页 |
·引言 | 第39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39-40页 |
·基因转化菌株的构建方法 | 第40页 |
·菌种的活化、传代 | 第40页 |
·发酵培养条件 | 第40页 |
·天然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| 第4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不同酸碱度(pH)对转基因大肠杆菌色素合成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的添加碳源对发酵菌株中色素产量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·盐离子对发酵菌株中色素产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优化条件下发酵菌株中色素产量的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结论 | 第45-46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3 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药理活性的初步研究 | 第47-58页 |
·引言 | 第4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9页 |
·材料 | 第47-48页 |
·类胡萝卜素提取物的制备 | 第48页 |
·类胡萝卜素样品分析 | 第48页 |
·两种溶剂载体样品液的配制 | 第48页 |
·细胞中Deinoxanthin含量测定 | 第48-49页 |
·细胞计数方法 | 第49页 |
·细胞生长抑制率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类胡萝卜素样品中deinoxanthin含量的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稀释倍数的小牛血清溶剂系统对deinoxathin细胞吸收量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deinoxanthin在不同溶剂载体系统中的细胞吸收量比较 | 第51-52页 |
·THF溶剂的细胞毒性实验 | 第52-53页 |
·采用不同溶剂载体的类胡萝卜素deinoxanthi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比较 | 第53-54页 |
·讨论 | 第54-56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4 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对蛋白氧化损伤的影响 | 第58-68页 |
·引言 | 第5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8-61页 |
·实验菌株、试剂与仪器 | 第58-59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| 第59页 |
·DPPH法测定自由基清除活性 | 第59-60页 |
·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检测 | 第60-61页 |
·细胞内的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检测 | 第60页 |
·类胡罗卜素体外抑制蛋白质氧化损伤能力的测定 | 第60-6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61页 |
·耐辐射奇球菌野生型R1与突变株R1△CrtB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比较 | 第61-62页 |
·类胡萝卜素体外对蛋白质氧化的抑制能力 | 第62-63页 |
·讨论 | 第63-65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1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