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水下三维重建

致谢第1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0-16页
   ·课题背景及立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双目立体视觉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水下立体视觉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3-16页
第二章 水下立体视觉的基本理论第16-30页
   ·陆地双目立体视觉概念第16-22页
     ·双目立体视觉的小孔成像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摄像机标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摄像机校准第20-22页
   ·水下光成像特点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水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特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水对光的散射特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水下成像的折射现象第24页
   ·水下成像系统第24-29页
     ·水下成像系统模型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·直接反射与前向散射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后向散射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水下辅助照明第28页
     ·水下照明方式第28-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 水下图像预处理第30-48页
   ·图像增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平滑滤波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直方图均衡化第31-32页
   ·图像复原第32-45页
     ·图像退化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频域的图像复原算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·逆滤波方法——无约束恢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维纳滤波——有约束恢复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·滤波实验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退化函数选取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·模板退化模型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离焦模糊退化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湍流干扰退化模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简化的Jaffe-McGlamery退化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水下图像复原实验结果第42-45页
   ·预处理方法性能比较第45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 基于水下立体视觉的三维重建第48-78页
   ·水下摄像机标定第48-56页
     ·镜头失真补偿折射的水下标定第52页
     ·水下图像转换为空气图像的标定第52-55页
     ·标定方法对外极线配准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·水下立体匹配第56-74页
     ·立体匹配的分类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局部区域匹配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半全局区域匹配算法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·像素级匹配代价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总匹配代价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·视差计算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特征引导的贝叶斯估计匹配算法第64-74页
       ·支持点选取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Harris Corner特征点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SURF特征点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Sobel算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Delaunay三角剖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立体匹配的概率生成模型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·视差图估计第74页
   ·三维重建第74-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五章 实验结果及其性能分析第78-95页
   ·实验平台及设计第78页
   ·水下三维重建实验结果第78-87页
     ·局部区域匹配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·Tsukuba测试图像对实验结果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·实际场景图像对实验结果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·实际场景宽基线图像对实验结果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半全局区域匹配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·Tsukuba测试图像对实验结果第81页
       ·实际场景图像对实验结果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·实际场景宽基线图像对实验结果第82页
     ·特征引导的贝叶斯估计匹配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·特征提取方法的实际效果展示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·特征引导的贝叶斯估计匹配实验结果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·三种特征引导贝叶斯估计匹配性能比较第86-87页
   ·立体匹配算法性能比较第87-94页
     ·测试图的立体匹配算法性能评估第87-90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的立体匹配算法性能评估第90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-95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95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02页
作者简历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SP+FPGA的微小型无人机飞控计算机研究
下一篇: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像处理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