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现状 | 第8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创新点 | 第9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4 研究目标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对学龄前幼儿色彩感知的调查 | 第12-26页 |
2.1 学龄前幼儿对色彩感知的性别差异 | 第12-14页 |
实验一 《骄傲的公鸡》的色彩实验 | 第12-14页 |
2.2 生活环境对学龄前幼儿色彩感知的影响 | 第14-16页 |
实验二 《快乐小猪吃蔬菜》色彩实验 | 第14-16页 |
2.3 教育因素对学龄前促进幼儿色彩感知的作用 | 第16-18页 |
实验三 色彩加减法试验 | 第17-18页 |
2.4 学龄前幼儿色彩感知的年龄阶梯特点 | 第18-23页 |
实验四 学龄前幼儿色彩感知年龄阶梯实验 | 第19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教学方式对幼儿色彩感知的影响 | 第26-34页 |
3.1 善于利用有限教学资源对幼儿进行启发 | 第26-27页 |
3.1.1 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环境资源,引起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| 第26-27页 |
3.1.2 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,引起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| 第27页 |
3.2 采用游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幼儿进行启发 | 第27-28页 |
3.2.1 游戏式教学有益于增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| 第27-28页 |
3.2.2 游戏式教学有益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| 第28页 |
3.2.3 游戏式教学有益于促进幼儿色彩认知的健康发展 | 第28页 |
3.3 采用故事情节式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启发 | 第28-30页 |
3.3.1 故事情节式色彩感知教学的地位作用 | 第29页 |
3.3.2 故事情节式色彩感知教学的主要方法 | 第29页 |
3.3.3 故事情节式色彩感知教学的特点要求 | 第29-30页 |
3.4 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启发 | 第30-32页 |
3.4.1 亲身体验模拟的情境 | 第30页 |
3.4.2 运用多种形式,促进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| 第30-31页 |
3.4.3 运用色彩感知情景体验式教学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幼儿色彩感知偏好的性格属性 | 第34-40页 |
4.1 偏好“明亮色调”幼儿的性格属性 | 第34-35页 |
实验五 倾向于明亮色调的幼儿个性分析 | 第35页 |
4.2 偏好“灰暗色调”幼儿的性格属性 | 第35-36页 |
实验六 倾向于灰暗色调的幼儿个性分析 | 第36页 |
4.3 偏好“暖色调”幼儿的性格属性 | 第36-38页 |
实验七 倾向于暖色调的幼儿个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4 偏好“冷色调”幼儿的性格属性 | 第38-39页 |
实验八 倾向于暖色调的幼儿个性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幼儿色彩心理感知的个案教学 | 第40-46页 |
5.1 个案一——红蓝魅力、童真追求 | 第40-41页 |
5.2 个案二——自我角色设定、童真无限 | 第41-42页 |
5.3 个案中影响幼儿色彩感知培养的负面因素 | 第42-43页 |
5.4 个案中积极引导产生的正面效果 | 第43-4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