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5页 |
第一章 动物夏眠研究进展 | 第15-29页 |
·动物夏眠的起源与特征 | 第15-16页 |
·动物夏眠的调控理论 | 第16-23页 |
·夏眠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夏眠基因表达抑制调控研究 | 第18-23页 |
·刺参夏眠研究进展 | 第23-25页 |
·刺参夏眠的组织学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刺参夏眠的生理生化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刺参夏眠的分子调控机理探索 | 第25页 |
·本研究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研究思路 | 第25-29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6-27页 |
·预期成果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刺参夏眠期间最适内参系统的筛选 | 第29-44页 |
·前言 | 第29-3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30页 |
·cDNA合成 | 第30-31页 |
·引物设计和qRT-PCR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3-42页 |
·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特征 | 第33-37页 |
·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 | 第37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刺参关键夏眠阶段肠道表达谱构建 | 第44-80页 |
·前言 | 第44-4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5-51页 |
·实验动物采捕与暂养 | 第45页 |
·室内诱导刺参夏眠实验 | 第45-46页 |
·总RNA提取 | 第46-47页 |
·cDNA文库构建与测序 | 第47页 |
·序列过滤、比对和质量评估 | 第47-48页 |
·基因表达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(DEG)筛选 | 第48-49页 |
·GO功能(Gene ontology)和通路(Pathway)富集分析 | 第49页 |
·qRT-PCR验证 | 第49-51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1-74页 |
·RNA-seq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| 第53-61页 |
·qRT-PCR验证结果 | 第61-63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| 第63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富集分析 | 第63-70页 |
·夏眠相关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| 第70-74页 |
·讨论 | 第74-79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富集分析 | 第76页 |
·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| 第76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刺参关键夏眠阶段呼吸树表达谱构建 | 第80-109页 |
·前言 | 第80-8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81-83页 |
·实验动物采捕与暂养 | 第81页 |
·室内诱导刺参夏眠实验 | 第81页 |
·总RNA提取 | 第81页 |
·cDNA文库构建与测序 | 第81页 |
·序列过滤、比对和质量评估 | 第81页 |
·基因表达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(DEG)筛选 | 第81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| 第81页 |
·qRT-PCR验证 | 第81-8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83-105页 |
·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| 第83-85页 |
·qRT-PCR验证 | 第85-87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| 第87-95页 |
·肠道与呼吸树表达谱共同DEG和呼吸树特异性DEG筛选 | 第95-103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| 第103-105页 |
·讨论 | 第105-10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第五章 刺参甲基化修饰系统关键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| 第109-125页 |
·前言 | 第109-11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10-115页 |
·实验动物采捕与暂养 | 第110页 |
·室内诱导刺参夏眠实验 | 第110-111页 |
·总RNA提取 | 第111页 |
·dnmt1和mbd2/3 基因cDNA全长克隆 | 第111-114页 |
·序列分析 | 第114页 |
·qRT-PCR分析dnmt1和mbd2/3 基因表达水平 | 第114-11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115-123页 |
·刺参Dnmt1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115-117页 |
·刺参Dnmt1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分析 | 第117-119页 |
·刺参Mbd2/3 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119页 |
·刺参Mbd2/3 基因序列同源性与进化分析 | 第119-121页 |
·夏眠不同时期刺参各组织中Dnmt1与Mbd2/3 基因的mRNA的表达分析 | 第121-123页 |
·讨论 | 第123-1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六章 刺参关键夏眠阶段基因组DNA甲基化特征分析 | 第125-138页 |
·前言 | 第125-12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26-129页 |
·样品的采集 | 第126-127页 |
·基因组DNA提取 | 第127页 |
·F-MSAP分析 | 第127-12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129-135页 |
·刺参非夏眠期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 | 第129-133页 |
·不同夏眠阶段刺参各组织甲基化水平 | 第133-135页 |
·讨论 | 第135-1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7-138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8-141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138-139页 |
·创新性 | 第139-140页 |
·存在问题 | 第14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40-1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64-1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