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子坪滑坡滑动实时位移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引言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GPS-GPRS监测预警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滑坡监测预警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滑坡监测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监测预警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技术研究路线 | 第15-16页 |
2 基于GPS-GPRS实时滑坡监测及预警 | 第16-27页 |
·GPS-GPRS技术的工作原理 | 第16-18页 |
·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| 第16-17页 |
·GPRS数据传输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监测预警系统的规范和结构组成 | 第18-20页 |
·滑坡监测系统的规范要求 | 第18页 |
·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结构组成 | 第18-20页 |
·地表监测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地表相对位移监测 | 第21页 |
·地表绝对位移监测 | 第21-22页 |
·GPS监测方法的优势 | 第22-23页 |
·GPRS数据传输的优势 | 第23-24页 |
·滑坡预警 | 第24-27页 |
·预警等级 | 第24-25页 |
·预警方式 | 第25-27页 |
3 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及管理 | 第27-41页 |
·监测系统的误差源及消除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误差的分类 | 第27页 |
·主要误差的介绍 | 第27-28页 |
·消除或消弱误差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9-35页 |
·实时差分 | 第29-30页 |
·粗差处理 | 第30-33页 |
·基线向量解算 | 第33-34页 |
·网平差处理 | 第34-35页 |
·监测成果的精度检核 | 第35-38页 |
·同步观测边检核 | 第35页 |
·同步环闭合差检核 | 第35-36页 |
·重复观测边检核 | 第36-37页 |
·异步观测环检核 | 第37-38页 |
·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管理 | 第38-41页 |
·shapeflie空间数据格式 | 第38-40页 |
·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 | 第40-41页 |
4 塔子坪滑坡监测预警分析 | 第41-64页 |
·GPS监测网的布设 | 第41-42页 |
·塔子坪滑坡的地形地质特性 | 第41页 |
·塔子坪滑坡监测网的建立 | 第41-42页 |
·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 | 第42-49页 |
·GPS监测部分 | 第43-45页 |
·GPRS数据传输部分 | 第45页 |
·太阳能供电部分与避雷系统 | 第45-47页 |
·系统控制中心 | 第47-48页 |
·施工部分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HCmonitor的实时差分解算系统 | 第49-59页 |
·实时差分解算 | 第50-55页 |
·域名解析与数据库 | 第55-56页 |
·自动化变形监测 | 第56-59页 |
·滑坡实时预警 | 第59页 |
·Arc GIS组织和管理监测信息 | 第59-64页 |
·塔子坪滑坡监测信息的组织 | 第59-61页 |
·塔子坪滑坡监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| 第61-64页 |
5 塔子坪滑坡变形分析 | 第64-80页 |
·数据精度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基准站稳定性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观测数据精度的检核 | 第65-67页 |
·数据比对 | 第67-71页 |
·整体比对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同月同日对比 | 第68-70页 |
·异月同日对比 | 第70-71页 |
·变形趋势 | 第71-74页 |
·位移量变化曲线 | 第71-73页 |
·位移速度变化曲线 | 第73-74页 |
·GIS空间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缓冲区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空间统计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滑坡稳定性检验 | 第76-78页 |
·位移显著性检验 | 第77页 |
·H方向稳定性检核 | 第77-7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78-80页 |
结论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