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9页 |
·多糖概述 | 第9页 |
·多糖的研究进展 | 第9-14页 |
·多糖的来源 | 第9页 |
·多糖的提取 | 第9-11页 |
·多糖的分离、纯化 | 第11-12页 |
·多糖的纯度鉴定 | 第12页 |
·多糖的结构分析 | 第12-14页 |
·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| 第14-17页 |
·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研究 | 第14页 |
·多糖降血脂活性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15页 |
·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沙枣多糖的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9-22页 |
·主要原材料 | 第19页 |
·主要药品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2-34页 |
·沙枣多糖的提取 | 第22页 |
·沙枣粗多糖的纯化 | 第22页 |
·糖含量的测定 | 第22-23页 |
·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23页 |
·沙枣多糖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单糖组成分析 | 第24页 |
·紫外光谱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5页 |
·β-消去反应 | 第25页 |
·碘-碘化钾实验 | 第25页 |
·刚果红实验 | 第25页 |
·核磁共振分析 | 第25页 |
·圆二色谱分析 | 第25页 |
·原子力显微镜扫描 | 第25-26页 |
·沙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沙枣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EAP抗肿瘤形态学观察 | 第28-29页 |
·沙枣多糖降血脂活性研究 | 第29页 |
·血脂指标的测定 | 第29-33页 |
·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| 第33-34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56页 |
·沙枣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| 第34-35页 |
·沙枣多糖的提取 | 第34页 |
·DEAE-52离子交换柱分级纯化结果 | 第34页 |
·SephadexG-lOO凝胶柱层析纯化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糖含量及蛋白质的测定 | 第35页 |
·多糖纯度鉴定及分子量的测定 | 第35-37页 |
·SephadexG-100凝胶柱层析 | 第35-36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纯度鉴定及分子量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单糖组成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9页 |
·多糖糖肽键的鉴定 | 第39-40页 |
·碘-碘化钾实验 | 第40页 |
·刚果红实验 | 第40-41页 |
·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~1H-NMR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~(13)C-NMR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圆二色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原子力显微镜 | 第44-45页 |
·沙枣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| 第45-47页 |
·沙枣的多糖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| 第45页 |
·沙枣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沙枣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 | 第46-47页 |
·沙枣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| 第47页 |
·沙枣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47-50页 |
·MTT实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HE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| 第48-49页 |
·Hoechst 33342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 | 第49-50页 |
·沙枣多糖降血脂活性分析 | 第50-56页 |
·高血脂症模型的建立 | 第50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脏器指数变化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(TC)含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(TG)含量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含量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含量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沙枣多糖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(AI)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4 结论 | 第56-58页 |
5 展望 | 第58-59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5-66页 |
8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