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7-8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8-14页 |
一、国外文献综述 | 第8-11页 |
二、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三、总结与评价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本文研究视角与框架结构 | 第14-15页 |
一、本文研究视角 | 第14页 |
二、本文框架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| 第15-17页 |
一、本文创新点 | 第15页 |
二、本文不足处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产业结构及相关税收理论 | 第17-30页 |
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8页 |
一、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| 第17页 |
二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| 第18-24页 |
一、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分析 | 第18-20页 |
二、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分析 | 第20-21页 |
三、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影响途径 | 第21-23页 |
四、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特点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税收对产业影响的一般理论分析 | 第24-30页 |
一、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二、税收总量对产业产出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三、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税收政策对新疆三次产业的影响分析 | 第30-46页 |
第一节 新疆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0-33页 |
一、新疆经济增长的总体状况 | 第30-32页 |
二、新疆第一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2页 |
三、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2-33页 |
四、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| 第33页 |
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新疆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3-37页 |
一、税收分配和优惠政策差异不明显 | 第33页 |
二、税收优惠手段单一 | 第33页 |
三、税收收入增幅与政府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增幅不匹配 | 第33-35页 |
四、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税收对新疆三次产业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7-46页 |
一、模型解释 | 第37-40页 |
二、实证分析 | 第40-43页 |
三、结论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运用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| 第46-49页 |
第一节 运用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国际经验 | 第46-47页 |
一、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运用 | 第46页 |
二、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运用 | 第46-47页 |
三、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运用 | 第47页 |
第二节 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借鉴与启示 | 第47-49页 |
一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| 第47-48页 |
二、加强税收的产业导向功能 | 第48页 |
三、调整三次产业税负水平 | 第48页 |
四、以促进投资和消费为目标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税收政策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5页 |
第一节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方向 | 第49页 |
一、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| 第49页 |
二、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| 第49页 |
第二节 税收政策促进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| 第49-55页 |
一、加大产业税收优惠力度 | 第49-50页 |
二、增加间接的产业税收优惠方式 | 第50页 |
三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| 第50-51页 |
四、调整工业内部结构,改造提升制造业 | 第51-52页 |
五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| 第52页 |
六、推动能源产业发展 | 第52页 |
七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| 第52-53页 |
八、加大教育支出的税收优惠力度 | 第53页 |
九、赋予新疆更多的税政管理权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5页 |
第二节 论文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4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