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激光熔覆技术 | 第10-14页 |
| ·激光熔覆技术的特点 | 第10页 |
| ·激光熔覆的材料的选用 | 第10-11页 |
| ·激光熔覆工艺参数 | 第11-12页 |
| ·熔覆层的缺陷及其控制 | 第12-13页 |
| ·激光熔覆涂层的性能与应用 | 第13-14页 |
| ·碳纳米管 | 第14-17页 |
| ·碳纳米管的结构 | 第15页 |
| ·碳纳米管的特性 | 第15-16页 |
| ·碳纳米管在激光熔覆技术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18-25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8-20页 |
| ·基体的选择 | 第18页 |
| ·化学镀镍材料 | 第18-19页 |
| ·激光熔覆材料 | 第19-2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0页 |
| ·CNTs化学镀镍工艺路线 | 第20-22页 |
| ·激光熔覆实验工艺路线 | 第22-23页 |
| ·性能测试及分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CNTs化学镀镍测试方法 | 第23页 |
| ·显微组织和能谱分析 | 第23页 |
| ·XRD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显微硬度和磨损性能 | 第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碳纳米管化学镀Ni/Ni3P的表面改性研究 | 第25-31页 |
| ·引言 | 第25页 |
| ·化学镀镍机理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6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·混酸纯化对CNTs表面的改性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CNTs敏化活化机理 | 第27页 |
| ·CNTs的化学镀Ni包覆 | 第27-29页 |
| ·镀后热处理对CNTs镀层性能的影响 | 第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SiC含量对激光熔覆SiC/Ni60A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影响研究 | 第31-38页 |
| ·引言 | 第31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2-37页 |
| ·熔覆层宏观形貌 | 第32-33页 |
| ·微观组织 | 第33-35页 |
| ·摩擦磨损 | 第35-36页 |
| ·硬度 | 第36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五章 熔覆工艺对激光熔覆SiC/Ni60A复合涂层性能影响研究 | 第38-54页 |
| ·复合涂层的宏观形貌 | 第38-42页 |
| ·激光功率对复合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扫描速度对复合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送粉速率对复合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搭接率对复合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激光熔覆复合涂层物相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激光熔覆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变化 | 第43-47页 |
| ·激光功率对SiC/Ni60A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扫描速度对SiC/Ni60A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送粉量对SiC/Ni60A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搭接率对SiC/Ni60A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激光熔覆SiC/Ni60A复合涂层能谱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熔覆工艺参数对复合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激光熔覆SiC/Ni60A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 | 第50-53页 |
| ·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| 第50-52页 |
| ·复合涂层磨损形貌与磨损机制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六章 激光熔覆CNTs/SiC/Ni60A复合涂层性能影响研究 | 第54-62页 |
| ·复合涂层宏观形貌 | 第54-55页 |
| ·复合涂层物相与组织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激光熔覆CNTs/SiC/Ni60A复合涂层物相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激光熔覆CNTs/SiC/Ni60A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复合涂层硬度及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·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 | 第58-60页 |
| ·复合涂层摩擦系数 | 第58页 |
| ·复合涂层磨损失重 | 第58-59页 |
| ·复合涂层磨损形貌和磨损机制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| ·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·展望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