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主要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| ·前言 | 第11页 |
| ·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1-26页 |
| ·自然界中存在的超疏水现象以及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·超疏水表面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5页 |
| ·油水分离材料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| ·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 | 第16-26页 |
| ·超疏水-超亲油油水分离材料 | 第16-24页 |
| ·超亲水-超疏油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| ·智能型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| 第二章 超疏水/超亲油不锈钢滤网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| 第28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2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8-29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过程 | 第2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5页 |
| ·形貌表征 | 第29-30页 |
| ·润湿性表征 | 第30-31页 |
| ·EDS表征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的影响因素 | 第32-35页 |
| ·电解液中Cu~(2+)的浓度 | 第32-33页 |
| ·电沉积时间 | 第33-34页 |
| ·电流强度 | 第34-35页 |
| ·电解液温度 | 第35页 |
| ·油水分离性能测试 | 第35-37页 |
| ·材料性能测试 | 第37-40页 |
| ·超声清洗 | 第37页 |
| ·温度 | 第37-38页 |
| ·pH | 第38页 |
| ·时间 | 第38-40页 |
| ·结论 | 第40-41页 |
| 第三章 超疏水/超亲油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| 第41-53页 |
| ·引言 | 第41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1-43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41-4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3页 |
| ·纤维膜/CPAM的制备 | 第43页 |
| ·纤维膜/CPAM/GO的制备 | 第43页 |
| ·纤维膜/CPAM/NG的制备 | 第43页 |
| ·纤维膜/CPAM/NG/Cu的制备 | 第43页 |
| ·硬脂酸修饰纤维膜/CPAM/NG/Cu | 第4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6页 |
| ·扫描电镜表征 | 第43-45页 |
| ·EDS表征 | 第45页 |
| ·纤维膜表面的红外表征及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润湿性能测试 | 第46-48页 |
| ·实验影响因素 | 第48-50页 |
| ·电镀电压 | 第48-49页 |
| ·电镀时间 | 第49-50页 |
| ·pH | 第50页 |
| ·油水分离性能测试 | 第50-52页 |
| ·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第四章 超疏水三聚氰胺(MF)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| 第53-67页 |
| 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4-55页 |
| ·试剂和仪器 | 第54-55页 |
| ·超疏水MF海绵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55页 |
| ·MF海绵/CPAM的制备 | 第55页 |
| ·MF海绵/CPAM/GO的制备 | 第55页 |
| ·MF海绵/CPAM/NG的制备 | 第55页 |
| ·MF海绵/CPAM/NG/Cu的制备 | 第55页 |
| ·硬脂酸修饰MF海绵/CPAM/NG/Cu | 第55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1页 |
| ·形貌表征 | 第55-56页 |
| ·扫描电镜表征 | 第56-58页 |
| ·EDS表征 | 第58-59页 |
| ·电沉积铜的时间对复合材料疏水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| ·不同pH值对超疏水MF海绵疏水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| ·超疏水MF海绵的特殊浸润性能研究 | 第61-63页 |
| ·超疏水MF海绵的油水分离过程 | 第63-65页 |
| ·结论 | 第65-67页 |
| 第五章 总结 | 第67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6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