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0-19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| 第11-14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分析框架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角色回溯 | 第19-24页 |
·社会背景与制度环境 | 第19-20页 |
·计划经济时期村庄的生产、分配、交换、消费 | 第19-20页 |
·"政社合一"体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:制度为角色提供的运行空间 | 第20页 |
·计划经济时期村干部角色的历史定格 | 第20-24页 |
·政治话语中村干部角色的生成 | 第20-22页 |
·全能型村干部的角色重叠 | 第22页 |
·角色规范:从全能化向职能化转化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承包责任体制下的村干部角色构建 | 第24-33页 |
·农村改革与村干部角色定位 | 第24-25页 |
·生产队到农户:承包责任体制下的微观组织重构 | 第24页 |
·"乡政村治"与村干部的应然角色 | 第24-25页 |
·改革开放后村干部角色的错位 | 第25-33页 |
·经济转轨过程中村干部经济角色的缺位 | 第25-28页 |
·农民的解放与市场主体的成长 | 第25-26页 |
·角色期待:恢复自主经营之权力 | 第26-27页 |
·角色困境:"不上不下" | 第27-28页 |
·走出困境:角色规范 | 第28页 |
·乡政村治体制下村干部政治角色的越位 | 第28-31页 |
·角色期待:从依附到平等 | 第28-29页 |
·角色模糊:村民自治与政治惯性 | 第29-30页 |
·权威的演变:角色模糊的成因 | 第30页 |
·角色归属:村治体系的完善 | 第30-31页 |
·差序格局的重构与村干部社会角色的延伸 | 第31-33页 |
·农民生活角色的觉醒与差序格局的重构 | 第31页 |
·村干部社会角色的坚持与互动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初村干部角色冲突 | 第33-41页 |
·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 | 第33-34页 |
·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多元利益主体的建构 | 第33页 |
·市场化改革中村干部的应然角色 | 第33-34页 |
·市场化改革中村干部的角色变异 | 第34-41页 |
·市场经济发展与村干部的经济角色 | 第34-37页 |
·多元利益主体的角色期待 | 第34-35页 |
·经济理性:村干部的角色调试 | 第35-37页 |
·角色规范: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健全 | 第37页 |
·权力经济的冲击与村干部政治角色的异化 | 第37-39页 |
·权力寻租:村干部的角色失范 | 第37-38页 |
·成因分析:体制洞的弥补—强关系的作用 | 第38-39页 |
·法制建设:村干部的角色规范 | 第39页 |
·乡村价值体系的重构与村干部社会角色的式微 | 第39-41页 |
·市场理性对乡村价值体系的撼动 | 第39-40页 |
·村干部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淡出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干部的角色重塑 | 第41-48页 |
·新农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| 第41-42页 |
·新农村建设:农村社会转型的新阶段 | 第41页 |
·区域经济扩张: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推力 | 第41页 |
·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干部的角色定位 | 第41-42页 |
·新农村建设时期村干部角色的革新 | 第42-48页 |
·区域经济发展与村干部经济角色 | 第42-43页 |
·区域经济集群化:作为厂商的地方政府 | 第42页 |
·利益最大化:作为经济主体的农民 | 第42-43页 |
·村干部角色扮演:从遵从型向创新型转变 | 第43页 |
·新农村建设时期村庄权力结构与村干部政治角色 | 第43-46页 |
·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村干部的角色要求 | 第43-44页 |
·集体作为:作为普通老百姓的角色期望 | 第44-45页 |
·话语权:作为非治理精英的政治诉求 | 第45页 |
·村干部角色扮演:从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| 第45-46页 |
·村庄多元化发展与村干部社会角色 | 第46-48页 |
·理念层面:村干部社会生活中的应然角色 | 第46页 |
·实践层面:村干部社会生活中的实然角色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8-53页 |
·本文主要结论 | 第48-50页 |
·村干部的角色变迁梳理 | 第48-49页 |
·村干部角色变迁的影响因素 | 第49-50页 |
·进一步讨论:村干部角色变迁过程中的实践逻辑 | 第5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录一:访谈对象 | 第57-58页 |
附录二:访谈提纲 | 第58-59页 |
卷内备考表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