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用可移动救生舱优化设计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1-14页 |
| ·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推广与规范 | 第11-12页 |
| ·研发与制造 | 第12-14页 |
| ·瓦斯爆炸流场载荷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救生舱强度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第2章 瓦斯爆炸冲击波载荷计算与频谱分析 | 第20-34页 |
| ·矿井瓦斯爆炸理论分析及作用机理 | 第20-24页 |
| ·瓦斯爆炸的危害 | 第21-22页 |
| ·传播机理 | 第22-24页 |
| ·冲击波遇障碍物时的环流作用 | 第23-24页 |
| ·瓦斯爆炸冲击波载荷计算 | 第24-28页 |
| ·巷道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7页 |
| ·计算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·瓦斯爆炸流场载荷频谱分析 | 第28-32页 |
| ·频谱分析的工具 | 第29-30页 |
| ·频谱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小结 | 第32-34页 |
| 第3章 矿用可移动救生舱模型的建立 | 第34-44页 |
| ·救生舱概述 | 第34-35页 |
| ·矿用可移动救生舱结构组成 | 第35页 |
| ·矿用可移动救生舱三维模型的建立 | 第35-37页 |
| ·救生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7-42页 |
| ·模型的导入与简化 | 第38页 |
| ·网格划分 | 第38-40页 |
| ·网格质量检查 | 第40-41页 |
| ·定义材料模型与属性 | 第41页 |
| ·定义载荷 | 第41-42页 |
| 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| 第4章 矿用可移动救生舱模态与强度分析 | 第44-62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强度分析 | 第47-59页 |
| ·舱体应力及位移结果分析 | 第48-52页 |
| ·迎爆面及入口舱门应力分析 | 第52-55页 |
| ·逃生舱门的应力云图 | 第55页 |
| ·观察窗应力分析结果 | 第55-56页 |
| ·密封部位相对位移 | 第56-59页 |
| ·小结 | 第59-62页 |
| 第5章 舱体结构优化设计 | 第62-80页 |
| ·拓扑优化理论基础 | 第62-64页 |
| ·单节舱段拓扑优化 | 第64-69页 |
| ·单节舱段拓扑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64-66页 |
| ·单节舱段拓扑优化参数设定 | 第66页 |
| ·拓扑优化结果处理及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单节舱段优化后强度校核 | 第67-69页 |
| ·舱体前端面拓扑优化 | 第69-72页 |
| ·舱体前端面拓扑优化参数设定 | 第70页 |
| ·舱体前端面拓扑优化结果处理及分析 | 第70-71页 |
| ·舱体前端面优化后强度校核 | 第71-72页 |
| ·舱体后端面拓扑优化 | 第72-75页 |
| ·舱体后端面拓扑优化参数设定 | 第73页 |
| ·舱体后端面拓扑优化结果处理及分析 | 第73-74页 |
| ·舱体后端面优化后强度校核 | 第74-75页 |
| ·救生舱结构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| 第75-78页 |
| ·小结 | 第78-80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4页 |
| ·结论 | 第80-82页 |
| 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90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