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体税种选择与地方税体系改革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3-25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·结构安排 | 第20-21页 |
·论文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21-25页 |
·论文的创新 | 第21-22页 |
·论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22-25页 |
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25-41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5-32页 |
·地方税体系存在的理论探索 | 第25-28页 |
·地方税种改革的政策效果 | 第28-29页 |
·地方税体系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·地方税税基侵蚀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地方税收入弹性及收敛性 | 第32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32-38页 |
·地方税体系的理论依据 | 第32-33页 |
·地方税权体系 | 第33-35页 |
·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| 第35-38页 |
·对文献的评述 | 第38-41页 |
第3章 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理论分析 | 第41-61页 |
·主体税种选择的理论基础 | 第41-45页 |
·主体税种的界定 | 第41-43页 |
·从系统工程理论看主体税种选择 | 第43-45页 |
·地方税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础 | 第45-61页 |
·地方税与地方税体系的界定 | 第45-46页 |
·从国家治理理论看地方税体系的税权划分 | 第46-51页 |
·从最优税制理论看地方税收体系的优化路径 | 第51-56页 |
·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地方税体系的征管问题 | 第56-61页 |
第4章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改革要求 | 第61-75页 |
·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61-69页 |
·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现状 | 第61-65页 |
·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65-69页 |
·我国地方体系改革的要求 | 第69-75页 |
·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功能定位 | 第69页 |
·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实现机制 | 第69-72页 |
·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取向 | 第72-75页 |
第5章 国外地方税制实践探索 | 第75-93页 |
·国外地方主体税种情况 | 第75-87页 |
·美国地方税体系 | 第75-79页 |
·德国地方税体系 | 第79-82页 |
·日本地方税体系 | 第82-87页 |
·国外地方主体税种比较分析 | 第87-90页 |
·地方税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| 第87-88页 |
·地方税征管体系的比较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地方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对我国地方税体系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| 第90-93页 |
·适合国情的税权划分为根本 | 第90-91页 |
·科学恰当的地方税结构是关键 | 第91页 |
·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是依托 | 第91-92页 |
·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补偿 | 第92-93页 |
第6章 选择我国地方主体税种 | 第93-115页 |
·ISM的构建及结论分析 | 第93-101页 |
·ISM的构建 | 第93-98页 |
·ISM结果分析 | 第98-101页 |
·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01-115页 |
·税种结构趋势分析 | 第101-103页 |
·现实可行性分析 | 第103-115页 |
第7章 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| 第115-143页 |
·适当赋予省级政府税收立法权 | 第115-120页 |
·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收立法权的必要性分析 | 第115-117页 |
·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收立法权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17-118页 |
·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立法权的改革思路 | 第118-120页 |
·完善地方税制结构 | 第120-132页 |
·完善地方主体税种 | 第120-124页 |
·改革地方辅助税种 | 第124-128页 |
·其他地方税种的完善 | 第128-132页 |
·完善地方税征管体系 | 第132-143页 |
·建立与地方税体系改革相适应的征管机制 | 第133-136页 |
·建立与地方税体系改革相适应的税收服务 | 第136-143页 |
第8章 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相关配套措施 | 第143-149页 |
·制定税收基本法 | 第143-145页 |
·规范地方非税收入 | 第145-146页 |
·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| 第146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57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57-159页 |
后记 | 第1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