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6-9页 |
| 二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发布主体 | 第9-13页 |
| (一)法院专属模式 | 第9页 |
| (二)仲裁庭专属模式 | 第9-10页 |
| (三)仲裁庭与法院权力竞合模式 | 第10-12页 |
| (四)小结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发布类型 | 第13-15页 |
| (一)证据保全的措施 | 第13页 |
| (二)维持现状的措施 | 第13-14页 |
| (三)便于裁决有效执行的措施 | 第14-15页 |
| (四)小结 | 第15页 |
| 四、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域外执行 | 第15-20页 |
| (一)域外执行可能存在的路径 | 第16-18页 |
| (二)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实践 | 第18-19页 |
| (三)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五、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完善建议 | 第20-22页 |
| (一)增加仲裁庭为临时措施的发布主体 | 第20-21页 |
| (二)完善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的类型 | 第21-22页 |
| (三)增加临时措施域外承认与执行的相关规定 | 第22页 |
| 六、结论 | 第22-2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4-26页 |
| 致谢 | 第26-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