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选题背景、意义及目的 | 第9-11页 |
·边坡现场监测和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边坡的变形监测 | 第11-12页 |
·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边坡土体力学参数反演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研究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17-35页 |
·引言 | 第17页 |
·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| 第17-24页 |
·极限平衡法 | 第17-23页 |
·强度折减法 | 第23-24页 |
·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24-33页 |
·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6页 |
·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边坡现场监控技术 | 第35-49页 |
·引言 | 第35页 |
·边坡表面位移监测 | 第35-40页 |
·大地测量法 | 第35-37页 |
·GPS监测法 | 第37-38页 |
·分布式光纤监测法 | 第38-39页 |
·近景摄影测量法 | 第39-40页 |
·边坡深部位移监测 | 第40-41页 |
·钻孔测斜仪监测法 | 第40-41页 |
·TDR技术监测法 | 第41页 |
·利用PLAXIS程序建模分析边坡位移特征 | 第41-47页 |
·PLAXIS通用岩土有限元计算软件的介绍 | 第42页 |
·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3页 |
·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边坡土体参数反演法 | 第49-65页 |
·引言 | 第49页 |
·边坡土体参数的位移反分析法 | 第49-55页 |
·边坡土体参数反演本构模型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·边坡土体参数位移反分析法分类 | 第50-55页 |
·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边坡土体参数反演方法及计算实例 | 第55-62页 |
·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获取 | 第55-57页 |
·神经网络的建立和实现 | 第57-59页 |
·神经网络的检验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5页 |
第五章 基于现场监测实例的边坡安全评价与分析 | 第65-81页 |
·引言 | 第65页 |
·工程简介 | 第65-66页 |
·各监测段监测方案布置与监测结果 | 第66-73页 |
·现场监测方案的布置 | 第66-69页 |
·边坡监测结果与整理 | 第69-73页 |
·参数反演网络的建立与训练 | 第73-75页 |
·边坡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样本数据的获取 | 第73-74页 |
·BP神经网络的建立与训练 | 第74-75页 |
·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监测边坡进行参数反演 | 第75-76页 |
·现场监测数据的处理 | 第75-76页 |
·利用整理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参数反演 | 第76页 |
·利用参数反演结果评价监测边坡的安全状况 | 第76-79页 |
·利用参数反演结果计算边坡稳定系数 | 第76-77页 |
·边坡安全系数与边坡监测所得各项数据间的关系 | 第77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3页 |
·结论 | 第81-82页 |
·展望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