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一、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其相关基本理论问题 | 第9-14页 |
(一) 循环经济的内涵 | 第9-10页 |
1.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 | 第9页 |
2. 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探索 | 第9-10页 |
(二) 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内涵及构成 | 第10-11页 |
1. 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内涵 | 第10-11页 |
2. 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构成 | 第11页 |
(三)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职能部门及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11-14页 |
1.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的几个职能部门 | 第11-12页 |
2. 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12-14页 |
二、国外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14-22页 |
(一) 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国际简况 | 第14页 |
(二) 德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简况 | 第14-16页 |
1. 在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方面 | 第14-15页 |
2. 在运行机制方面 | 第15-16页 |
(三) 日本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简况 | 第16-17页 |
1. 在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方面 | 第16-17页 |
2. 在运行机制方面 | 第17页 |
(四) 美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简况 | 第17-19页 |
1. 在机构设置及职能分配方面 | 第17-18页 |
2. 在运行机制方面 | 第18-19页 |
(五) 国外经验对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的启示 | 第19-22页 |
1. 在循环经济管理机构设置方面 | 第19-20页 |
2. 在循环经济管理的运行机制方面 | 第20-22页 |
三、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2-27页 |
(一)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现状 | 第22页 |
(二)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2-27页 |
1. 政府发展循环经济责任意识淡薄 | 第23页 |
2. 部门协作不强,难形成合力 | 第23-24页 |
3. 管理主体不明确 | 第24页 |
4. 执法中监管效率低、成效弱 | 第24-25页 |
5. 循环经济管理中的政府责任设置存在缺陷 | 第25-27页 |
四、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立法完善的建议 | 第27-39页 |
(一)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| 第27-28页 |
1.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的立法现状 | 第27页 |
2.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立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8页 |
(二) 我国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立法完善建议 | 第28-39页 |
1. 完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立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| 第28-32页 |
2. 通过完善立法,设立综合管理的协调机构 | 第32页 |
3. 通过完善立法,明确循环经济管理职能分配 | 第32-34页 |
4. 通过完善立法,提高循环经济管理机构法律地位 | 第34-35页 |
5. 通过完善立法,健全投入机制和监督机制 | 第35-36页 |
6. 通过完善立法,确立循环经济责任追究机制 | 第36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注释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