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 | 第11-13页 |
| ·耕地数量下降 | 第11-12页 |
| ·耕地质量下降 | 第12-13页 |
| ·选题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5-22页 |
| ·国外研究 | 第15-19页 |
| ·国内研究 | 第19-22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2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| 2 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5页 |
| ·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| 第25-26页 |
| ·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| 第26-28页 |
| 3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现状 | 第28-35页 |
| ·集约利用的自然条件 | 第28-29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28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28页 |
| ·气候特征 | 第28-29页 |
| ·水文条件 | 第29页 |
| ·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9页 |
| ·行政区划分与人口 | 第29页 |
| ·经济发展水平 | 第29页 |
| ·河南省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| 第29-35页 |
| ·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耕地数量变化动态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相关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4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| 第35-53页 |
| ·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35-48页 |
| ·评价原则 | 第35页 |
| ·指标选取 | 第35-36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6-37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8页 |
| ·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分析 | 第48-53页 |
| ·驱动因子的相关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 | 第49-53页 |
| 5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9页 |
| 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·政策建议 | 第54-57页 |
| ·加强保护耕地意识,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 | 第54页 |
| ·强化土地用途管制,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| 第54-55页 |
| ·增加农业投入,重视农民的发展 | 第55-56页 |
| ·优化利用,做好土地利用宏观调控 | 第56页 |
| ·重视技术,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| 第56-57页 |
| 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| ·研究不足 | 第57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