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银行业安全及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9-21页 |
2 银行业安全概念界定与相关基础理论 | 第21-27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4页 |
·产业安全 | 第21-22页 |
·金融安全 | 第22页 |
·银行业安全 | 第22-23页 |
·银行业安全与金融安全的联系 | 第23-24页 |
·相关基础理论 | 第24-27页 |
·产业安全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银行脆弱性理论 | 第26-27页 |
3 我国银行业运行概况及安全现状分析 | 第27-39页 |
·我国银行业运行概况 | 第27-30页 |
·我国银行业安全现状分析 | 第30-39页 |
·我国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我国银行业产业控制力分析 | 第35-39页 |
4 我国银行业安全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9-47页 |
·我国银行业安全影响因素 | 第39-44页 |
·国内经济运行状况 | 第39-40页 |
·金融自由化 | 第40-43页 |
·银行业脆弱性 | 第43页 |
·国际收支状况 | 第43-44页 |
·我国银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4-47页 |
·构建原则 | 第44-45页 |
·我国银行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5-47页 |
5 我国银行业安全评价实证研究 | 第47-57页 |
·评价方法及模型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银行业安全评价 | 第48-57页 |
·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| 第48页 |
·评价过程与结果 | 第48-52页 |
·对实证结果的进—步检验和考察 | 第52-5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4-57页 |
6 提升我国银行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| 第57-62页 |
·营造稳定良好的银行运行环境 | 第57-58页 |
·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| 第57页 |
·建立宏观经济周期提前反应机制 | 第57-58页 |
·加强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风险防范 | 第58-59页 |
·防范利率风险 | 第58页 |
·防范汇率风险 | 第58-59页 |
·审慎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| 第59页 |
·适当引入外资银行 | 第59页 |
·提高我国银行业自身抗风险能力 | 第59-61页 |
·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| 第60页 |
·推进多元化混业经营 | 第60页 |
·有效化解不良资产 | 第60-61页 |
·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| 第61页 |
·加强我国银行业监管能力建设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