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中国民族器乐论文--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古筝论文

从道家之虚静及尼采之虚无论古筝演奏审美诉求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8-12页
第一章 道家虚静观及尼采“虚无主义”与古筝艺术第12-22页
 第一节 道家虚静观与古筝艺术审美第12-17页
  一、“心斋”—— 锤炼筝乐技术第12-13页
  二、“坐忘”—— 蓄存筝乐气韵第13-15页
  三、“物化”—— 把握筝乐意境第15-16页
  四、“游心”—— 享受筝乐自由第16-17页
 第二节 尼采“虚无主义”与古筝艺术审美第17-20页
  一、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 —— 现代筝曲中的体现第17-18页
  二、“以艺救世”—— 筝乐生命力的赋予第18-20页
 第三节 道家之虚静与尼采之虚无作用于筝乐审美的共同点第20-22页
  一、“心斋”、“坐忘”与最高价值的自行废黜第20页
  二、“物化”、“游心”与“以艺救世”第20-22页
第二章 道家虚静观及尼采“虚无主义”与古筝演奏第22-38页
 第一节 道家虚静观与尼采“虚无主义”在演奏内容中的体现第23-31页
  一、表现“自然情思”的筝曲第23-26页
  二、表现“人物情感”的筝曲第26-31页
 第二节 道家虚静观及尼采“虚无主义”在演奏要素中的体现第31-36页
  一、古筝演奏力度中的体现第32-33页
  二、古筝演奏速度中的体现第33-35页
  三、古筝演奏音色中的体现第35-36页
 第三节 道家虚静观与尼采“虚无主义”在演奏境界中的体现第36-38页
  一、古筝演奏中的有我之境第36-37页
  二、古筝演奏中的无我之境第37-38页
第三章 道家虚静观及尼采“虚无主义”对古筝演奏的 指导作用第38-45页
 第一节 道家虚静观对古筝演奏的指导作用第38-40页
  一、有利于演奏者的心境调适第38-40页
  二、有利于演奏者对筝乐作品的审美理解第40页
 第二节 尼采“虚无主义”对古筝演奏的指导作用第40-42页
  一、有利于演奏者吸收筝曲的不同风格特点第41-42页
  二、有利于演奏者的个性发挥第42页
 第三节 道家之虚静及尼采之虚无对古筝演奏的指导作用第42-45页
  一、有利于演奏者的精神畅游第43页
  二、有利于演奏者的艺术自由第43-45页
结语第45-46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46-47页
后记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盖蒂声学音乐作品中的电子音乐思维--以管弦乐作品《远方》为例
下一篇:柴科夫斯基《F大调主题与变奏》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