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·引言 | 第12页 |
·高温氧化 | 第12-19页 |
·高温氧化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合金氧化的热力学 | 第13-14页 |
·合金氧化的动力学 | 第14-16页 |
·氧化膜的完整性和保护性 | 第16-18页 |
·提高合金抗氧化的可能途径 | 第18-19页 |
·合金元素对铜基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1-2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实验材料及设备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2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5页 |
·铜镍基合金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·均匀化退火 | 第26页 |
·微观组织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显微硬度测量 | 第27页 |
·合金的氧化实验 | 第27页 |
·氧化膜形貌、成分和组织结构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铜镍基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硬度 | 第28-42页 |
·Cu-Ni-Cr合金的微观组织 | 第28-29页 |
·合金的铸态组织 | 第28页 |
·合金的退火组织 | 第28-29页 |
·Cu-Ni-Cr-Al合金的微观组织 | 第29-32页 |
·合金的铸态组织 | 第29-30页 |
·合金的退火组织 | 第30-31页 |
·合金的硬度 | 第31-32页 |
·Cu-Ni-Cr-Al-Si合金的微观组织 | 第32-34页 |
·合金的铸态组织 | 第32-33页 |
·合金的退火组织 | 第33-34页 |
·合金的硬度 | 第34页 |
·Cu-Ni-Cr-Al-Zr合金的微观组织 | 第34-37页 |
·合金的铸态组织 | 第34-35页 |
·合金的退火组织 | 第35-37页 |
·合金的硬度 | 第37页 |
·Cu-Ni-Cr-Al-Zr-Ce合金的微观组织 | 第37-40页 |
·合金的铸态组织 | 第37-38页 |
·合金的退火组织 | 第38-39页 |
·合金的硬度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合金的高温氧化性能 | 第42-70页 |
·Cu-Ni-Cr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42-45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42-43页 |
·氧化膜的表面形貌 | 第43-44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44-45页 |
·Cu-Ni-Cr-Al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45-54页 |
·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45-47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45-46页 |
·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| 第46-47页 |
·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47-50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47-48页 |
·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| 第48-50页 |
·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50-52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50-51页 |
·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| 第51-52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52-54页 |
·Cu-Ni-Cr-Al-Si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54-56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54-55页 |
·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| 第55-56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56页 |
·Cu-Ni-Cr-Al-Zr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56-65页 |
·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56-59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56-57页 |
·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| 第57-59页 |
·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59-62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59-60页 |
·氧化膜的表面与截面形貌 | 第60-62页 |
·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62-64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62-63页 |
·氧化膜形貌和组成 | 第63-64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64-65页 |
·Cu-Ni-Cr-Al-Zr-Ce合金的高温氧化 | 第65-68页 |
·氧化动力学曲线 | 第65-66页 |
·氧化膜的表面形貌 | 第66-67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67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·结论 | 第70-71页 |
·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