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现实背景 | 第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总体评价 | 第16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和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、创新及不足之处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8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理论分析 | 第19-27页 |
·相关概念介绍 | 第19-22页 |
·政府债务的内涵与分类 | 第19页 |
·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·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| 第20-21页 |
·地方财政风险 | 第21-22页 |
·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的理论解析 | 第22-23页 |
·地区财税竞争与地方发展机器对过度负债的偏好 | 第22-23页 |
·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与预算软约束 | 第23页 |
·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举债行为的内在脆弱性 | 第23-27页 |
·囚徒困境 | 第24-25页 |
·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山东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分析 | 第27-36页 |
·山东省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山东省政府性债务的结构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从政府层级看 | 第28-30页 |
·从举借主体看 | 第30-31页 |
·从债务资金来源看 | 第31-32页 |
·从债务资金投向看 | 第32页 |
·从未来偿债年度看 | 第32-33页 |
·山东省政府性债务的主要特点及风险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债务总量较大,但总体规模相对适度 | 第33-34页 |
·债务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但总体可控 | 第34页 |
·银行贷款占债务余额比重较大,同时新的举债方式不断出现 | 第34页 |
·从政府性债务的历史变化看,近五年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| 第34-35页 |
·政府性债务管理逐步加强,化解存量债务和防范风险成效明显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当前山东省政府性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6-41页 |
·山东省政府性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6-38页 |
·债务管理制度和体制尚不健全 | 第36页 |
·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,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 | 第36-37页 |
·市县政府融资难度明显加大,且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 | 第37页 |
·部分地方和单位存在违规融资、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现象 | 第37-38页 |
·政府性债务风险虽然可控,但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| 第38页 |
·山东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制度因素 | 第38-39页 |
·政策因素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加强山东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防范债务风险的建议 | 第41-45页 |
·转变政府职能,控制债务规模 | 第41页 |
·健全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,形成有效的财政风险防控体系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,实现规范融资 | 第42页 |
·建立健全债务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,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| 第42-43页 |
·切实强化对政府性债务状况的考核 | 第43页 |
·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风险事前监管制度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