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食品安全法治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2 我国食品安全法治的基本问题 | 第13-24页 |
·食品安全法治的基本概念 | 第13-15页 |
·食品的概念 | 第13页 |
·食品安全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食品安全法治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食品安全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·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·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区别 | 第16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的法治现状 | 第16-23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执法的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的司法现状 | 第21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4页 |
·食品安全立法存在的缺陷 | 第24-25页 |
·食品安全法制理念缺失 | 第24页 |
·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全面 缺乏协调性 | 第24页 |
·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明显滞后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执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·食品市场执法不到位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存在不作为 | 第26页 |
·政府执法存在"盲区"、"误区" | 第26-27页 |
·执法责任不明确 | 第27页 |
·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专业技术性不强 | 第27-28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·食品安全委员会没有履行职责的程序性规定 | 第28页 |
·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| 第28-29页 |
·分段监管易出现监管空白或监管职能交叉 | 第29-30页 |
·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 | 第30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司法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3页 |
·食品安全刑法保护不力 | 第30-31页 |
·惩罚和制裁的力度不大 | 第31页 |
·消费者维权困难 | 第31-32页 |
·食品安全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不足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国外食品安全法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4-40页 |
·国外的食品安全法治状况 | 第34-37页 |
·美国食品安全法治状况 | 第34-35页 |
·欧盟食品安全法治状况 | 第35-37页 |
·日本食品安全法治状况 | 第37页 |
·国外食品安全法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7-39页 |
·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| 第38页 |
·建立及时、透明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| 第38-39页 |
·关于食品安全制度的借鉴 | 第39页 |
·加强队伍建设 | 第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5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的设想 | 第40-52页 |
·健全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| 第40-42页 |
·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0页 |
·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 | 第40-42页 |
·改革和完善标准管理体制 | 第42页 |
·我国食品安全执法上的完善 | 第42-44页 |
·实行预防为主的执法理念 | 第42-43页 |
·增加财政投入 提高食品执法队伍装备水平 | 第43页 |
·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执法 强化行政执法责任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食品安全执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| 第44页 |
·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 | 第44-47页 |
·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作用 | 第44-45页 |
·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 | 第45-46页 |
·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 | 第46页 |
·组建行业协会 加强媒体舆论监督 | 第46-47页 |
·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司法建设 | 第47-49页 |
·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完善 | 第47-48页 |
·加大刑事处罚的力度 | 第48页 |
·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| 第48-49页 |
·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2页 |
结论 | 第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