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查阅法 | 第10-11页 |
·案例研究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2-14页 |
2 互联网支付概况 | 第14-20页 |
·互联网支付概述及相关理论支撑 | 第14-15页 |
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5页 |
·金融控制论 | 第15页 |
·互联网支付发展概况 | 第15-18页 |
·国外互联网支付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互联网支付发展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互联网支付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18-20页 |
3 中国银联及其互联网支付的模式 | 第20-26页 |
·中国银联互联网业务概述 | 第20-21页 |
·中国银联互联网支付的模式 | 第21-26页 |
·传统互联网支付 | 第21-22页 |
·网上支付 | 第22-23页 |
·移动支付 | 第23-26页 |
4 中国银联互联网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6-32页 |
·传统支付的安全问题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6-28页 |
·ATM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6-27页 |
·POS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7-28页 |
·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8-29页 |
·移动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及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29-32页 |
5 中国银联支付风险控制优化设计方案 | 第32-52页 |
·ATM支付风险控制优化方案 | 第32-33页 |
·POS支付风险控制优化方案 | 第33-38页 |
·伪卡、套现、侧录等风险控制优化方案 | 第33-34页 |
·保障POS的物理安全优化方案 | 第34-36页 |
·保障用户的身份安全优化方案 | 第36页 |
·保障通信传输中的信息安全优化方案 | 第36-38页 |
·网上支付的风险控制优化设计方案 | 第38-42页 |
·银联报文信息的加密和解密技术 | 第38-40页 |
·认证与识别技术 | 第40页 |
·黑客与病毒的防范技术 | 第40-42页 |
·移动支付的风险控制优化设计方案 | 第42-44页 |
·移动客户端软件的安全优化管理 | 第42-43页 |
·读取银行卡磁道(芯片)信息的硬件的安全优化管理 | 第43-44页 |
·对支付传输过程的安全优化管理 | 第44页 |
·移动客户端软件防钓鱼功能 | 第44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44-52页 |
·案例一 | 第44-45页 |
·案例二 | 第45-46页 |
·案例三 | 第46-48页 |
·案例四 | 第48-5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