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光子辅助的压缩采样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主要符号对照表 | 第9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4页 |
| ·基于光子辅助的压缩采样技术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基于光纤色散延时的多通道光压缩采样技术 | 第18-37页 |
| ·本章引言 | 第18页 |
| ·多通道光压缩采样系统原理 | 第18-31页 |
| ·系统结构 | 第18-20页 |
| ·信号模型 | 第20-23页 |
| ·压缩频谱的误差来源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·信号恢复 | 第29-31页 |
| ·8 通道光压缩采样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3章 基于延时优化的多通道光压缩采样技术 | 第37-57页 |
| ·本章引言 | 第37-38页 |
| ·基于分路延时的多通道光压缩采样系统 | 第38-45页 |
| ·系统结构 | 第38-39页 |
| ·提高信号恢复概率的方法 | 第39-43页 |
| ·噪声系数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四通道光压缩采样系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·基于多通道光压缩采样的多子带接收技术 | 第49-55页 |
| ·系统原理 | 第51-53页 |
| ·系统仿真 | 第53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第4章 超宽带压缩采样技术 | 第57-73页 |
| ·本章引言 | 第57页 |
| ·超宽带压缩采样系统 | 第57-67页 |
| ·光 PRBS 脉冲源的特性 | 第58-62页 |
| ·传感矩阵的特性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·光 PRBS 脉冲性能对 CS 系统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| ·超宽带多通道压缩采样系统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67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5章 基于相位调制和相干接收的光压缩采样技术 | 第73-83页 |
| ·本章引言 | 第73-74页 |
| ·系统原理 | 第74-78页 |
| ·系统结构 | 第74页 |
| ·信号模型 | 第74-75页 |
| ·压缩频谱的误差来源 | 第75-78页 |
| ·实验系统及结果分析 | 第78-8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83-8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5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2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2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