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6页 |
| ·引言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7-18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4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 | 第20-22页 |
| ·SSR 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2页 |
| ·血皮槭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| ·研究目标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4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血皮槭 SSR 引物的开发 | 第26-47页 |
| ·血皮槭采样 | 第26-29页 |
| ·采样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采样地点及生境条件概况 | 第27-29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9-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5页 |
| ·DNA 提取及检测 | 第30-31页 |
| ·DNA 双酶切 | 第31-32页 |
| ·磁珠富集含 SSR 位点的片段 | 第32-33页 |
| ·阳性克隆筛选 | 第33-34页 |
| ·序列分析以及引物的设计 | 第34页 |
| ·SSR 引物筛选 | 第34-35页 |
| ·SSR 引物多态性验证 | 第3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5页 |
| ·DNA 提取与纯度检验 | 第35-36页 |
| ·短基因组片段的获取 | 第36-37页 |
| ·SSR 富集文库 | 第37页 |
| ·阳性克隆筛选 | 第37-39页 |
| ·SSR 引物设计 | 第39-41页 |
| ·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| 第41-42页 |
| ·SSR 多态性引物检验 | 第42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三章 血皮槭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| 第47-7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8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48-49页 |
| ·DNA 的提取与引物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| ·PCR 扩增 | 第50-51页 |
| ·毛细管电泳检测 | 第51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53-67页 |
| ·SSR 位点的中性检验 | 第53-54页 |
| ·Hardy-Weinberg 平衡和 LD 检验 | 第54-55页 |
| ·血皮槭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| 第55-58页 |
| ·血皮槭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| 第58-60页 |
| ·遗传距离、遗传一致度及聚类分析 | 第60-65页 |
| ·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讨论 | 第67-71页 |
| ·血皮槭遗传多样性 | 第67-68页 |
| ·血皮槭群体遗传分化、基因流及分布格局 | 第68-69页 |
| ·血皮槭遗传资源保存策略 | 第69-71页 |
| ·小结 | 第71-73页 |
|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6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3-74页 |
| ·展望 | 第74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3页 |
| 附录 | 第83-86页 |
|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86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88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