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31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8-28页 |
·关于外部环境的研究 | 第18-23页 |
·关于预警模型的研究 | 第23-28页 |
·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案 | 第28-3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8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28-3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30-31页 |
第2章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及外部环境理论 | 第31-51页 |
·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| 第31-40页 |
·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整体模型 | 第31-33页 |
·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 | 第33-34页 |
·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4-39页 |
·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·外部环境理论 | 第40-48页 |
·外部环境的概念 | 第40页 |
·外部环境的特点 | 第40-41页 |
·外部环境的分析方法 | 第41-47页 |
·外部环境的调适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3章 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关键外部环境识别及其影响机制 | 第51-77页 |
·关键外部环境因素识别流程 | 第51页 |
·问卷设计与调查 | 第51-54页 |
·问卷的信度检验 | 第54页 |
·问卷的效度检验 | 第54页 |
·关键外部环境识别模型的构建 | 第54-57页 |
·模型的理论基础 | 第54-55页 |
·模型步骤 | 第55-56页 |
·模型的Matlab实现及其数据处理过程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7-76页 |
·规划设计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制 | 第57-64页 |
·采购建设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制 | 第64-68页 |
·运行检修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制 | 第68-74页 |
·退役处置阶段外部环境的影响机制 | 第74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4章 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预警指标体系 | 第77-94页 |
·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预警对象和目的 | 第77页 |
·外部环境预警指标的选取原则 | 第77-78页 |
·外部环境的度量方法及度量指标的选取 | 第78-89页 |
·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预警指标体系 | 第89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5章 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预警模型构建 | 第94-118页 |
·预警方法的选择 | 第94-95页 |
·现有预警方法的优劣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选择外部环境预警方法的主要原因 | 第95页 |
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自回归方法的外部环境预警模型 | 第95-102页 |
·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| 第95-97页 |
·自回归方法的基本原理 | 第97-99页 |
·基于PCA-AR的外部环境预警模型的计算步骤 | 第99-102页 |
·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外部环境预警模型 | 第102-113页 |
·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| 第102-105页 |
·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| 第105-108页 |
·PSO-BPNN的基本原理 | 第108-110页 |
·基于PSO-BPNN的外部环境预警模型的设计 | 第110-113页 |
·两种预警模型的比较 | 第113-114页 |
·基于PCA-PSO-BPNN方法的外部环境预警模型 | 第114-1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7-118页 |
第6章 实证研究 | 第118-128页 |
·数据的选取 | 第118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118-123页 |
·预警模型的比较 | 第123-126页 |
·预警结果分析 | 第126-1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7-128页 |
第7章 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外部环境应对策略研究 | 第128-136页 |
·规划设计阶段外部环境的应对策略 | 第128-130页 |
·采购建设阶段外部环境的应对策略 | 第130-131页 |
·运行检修阶段外部环境的应对策略 | 第131-133页 |
·退役处置阶段外部环境的应对策略 | 第133-1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5-136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6-138页 |
·结论 | 第136-137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137-1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8-148页 |
附录 | 第148-15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52-15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53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-1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