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2013年辽宁全运会网络媒介形象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一、绪论第10-16页
 (一) 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
 (二) 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-12页
 (三) 理论依据第12-14页
  1 框架理论第12-14页
  2 媒介理论第14页
 (四) 预期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14-16页
二、文献综述第16-20页
 (一) “媒介形象”概念梳理第16-17页
 (二) 全运会的相关研究第17-20页
三、网络媒体呈现出的辽宁全运会形象第20-28页
 (一) 网络媒体关于辽宁全运会新闻评论的内容分析第20-24页
  1 总体数量:网媒高度关注全运第20-21页
  2 形式框架:“改革”议题主导网媒评论第21-22页
  3 内容主题:“转型”呼声最强烈第22-23页
  4 评论对象:对参赛方的评论最多第23-24页
  5 总体态度:全运整体评价毁誉参半第24页
 (二) 从四大关键词“管窥”辽宁全运会网络媒介形象第24-26页
  1 亟待“转型”第25页
  2 走向“全民全运”第25-26页
  3 “金牌观”扭曲第26页
  4 “节俭办会”付诸实践第26页
 (三) 辽宁全运会网络媒介形象总结第26-28页
四、辽宁全运会网络媒介形象成因分析第28-34页
 (一) 既有改革尚未触动全运会顽疾第28页
 (二) 网络媒体框架青睐负面题材第28-29页
 (三) 主办方危机公关意识仍然薄弱第29-31页
 (四) 受众对全运的刻板印象和高心理预期第31-34页
五、对全运会媒介形象改善和提升的思考第34-38页
 (一) 本质回归是打造全运会良好媒介形象的前提第34-35页
 (二) 多管齐下对全运会媒介形象进行主动“塑造”第35-38页
  1 尽快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第35-36页
  2 着力提高官方信源的公信力第36-37页
  3 构建完善的全运会媒体公关体系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0页
致谢第40页

论文共4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武汉市散打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
下一篇:武汉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结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