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初探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·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·分布 | 第10页 |
·生物学及农艺性状 | 第10页 |
·品种选育及诱变 | 第10-11页 |
·抗性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繁殖 | 第12-13页 |
·种质资源的利用 | 第13页 |
·葡萄分类研究进展 | 第13-18页 |
·形态学分类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营养器官解剖学分类研究 | 第15页 |
·孢粉学分类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同工酶分类研究 | 第16页 |
·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细胞学研究 | 第16页 |
·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生理研究 | 第16页 |
·分子标记分类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立项依据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1-26页 |
·性状测定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花粉形态观测 | 第23页 |
·ISSR引物 | 第23-24页 |
·基因组DNA提取 | 第24页 |
·ISSR-PCR体系优化 | 第24-25页 |
·引物筛选及PCR扩增 | 第2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5-2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8页 |
·表型分析 | 第26-35页 |
·刺葡萄花器性状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刺葡萄叶形结构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刺葡萄果实性状 | 第29-31页 |
·刺葡萄种子性状 | 第31-32页 |
·分类学性状变异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聚类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花粉形态分析 | 第35-40页 |
·花粉极性、类型及大小 | 第35-36页 |
·花粉形状 | 第36-37页 |
·花粉外壁纹饰 | 第37页 |
·花粉萌发沟 | 第37-40页 |
·刺葡萄ISSR分子标记分析 | 第40-48页 |
·刺葡萄DNA基因组的提取 | 第41页 |
·刺葡萄ISSR-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| 第41-42页 |
·引物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定 | 第42-44页 |
·多态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聚类分析 | 第46-48页 |
4 讨论 | 第48-56页 |
·刺葡萄表型变异 | 第48-49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49页 |
·刺葡萄花粉形态的遗传多样性 | 第49-50页 |
·刺葡萄花粉形态与亲缘关系 | 第50页 |
·刺葡萄花粉形态与演化关系的探讨 | 第50-51页 |
·刺葡萄种质资源DNA的提取 | 第51-52页 |
·ISSR-PCR反应的影响因素 | 第52-53页 |
·ISSR标记在刺葡萄中的识别能力 | 第53页 |
·聚类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表型聚类 | 第53-54页 |
·ISSR分子标记聚类 | 第54页 |
·刺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整体分析 | 第54-56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·展望 | 第57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