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岭森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受损、恢复响应与快速恢复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3-19页 |
·森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受损响应 | 第13-16页 |
·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自然恢复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雨雪冰冻灾害受损森林人工恢复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·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对雨雪冰冻灾害受损的响应 | 第21页 |
·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对雨雪冰冻灾害的恢复响应 | 第21页 |
·受灾森林生态系统快速恢复重建技术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22页 |
·研究区域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南岭植被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受损响应 | 第25-39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9页 |
·试验样地 | 第26-29页 |
·研究结果 | 第29-36页 |
·雨雪冰冻灾害中受损样地植被特征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物种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响应 | 第30-32页 |
·不同林型乔木受损特征的径级依赖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林型乔木受损方式的径级依赖 | 第33-36页 |
·讨论 | 第36-39页 |
·林型与树形对林木受灾树龄依赖的影响原因 | 第36-37页 |
·林木受损方式对树龄依赖的影响原因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雨雪冰冻受灾森林自然恢复特征研究 | 第39-52页 |
·引言 | 第39-4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植被调查方法 | 第40页 |
·土样采集 | 第40页 |
·土壤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41页 |
·结果 | 第41-49页 |
·受损树木恢复的树龄依赖性 | 第41-44页 |
·受损森林土壤恢复的时间响应 | 第44-49页 |
·讨论 | 第49-52页 |
·受灾树木恢复的树龄依赖 | 第49-50页 |
·受灾土壤与凋落物关系和时间响应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雨雪冰冻灾害后受损森林快速恢复研究 | 第52-84页 |
·引言 | 第52-5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3-56页 |
·样地设置与调节模式 | 第53-54页 |
·植被调查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土样采集 | 第55页 |
·土壤分析 | 第55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结果 | 第56-78页 |
·pH 调节模式的森林恢复效果 | 第56-63页 |
·磷肥调节的森林恢复效果 | 第63-69页 |
·有机肥调节的恢复效果 | 第69-76页 |
·土壤 pH、营养元素与土壤微生物活性间相互联系 | 第76-77页 |
·不同恢复模式比较 | 第77-78页 |
·讨论 | 第78-84页 |
·pH 调节模式对受损森林的恢复作用 | 第78-79页 |
·磷肥调节模式对受损森林的恢复作用 | 第79-80页 |
·有机肥调节模式对受损森林的恢复作用 | 第80-81页 |
·不同恢复模式的比较 | 第81页 |
·不同恢复模式的联系 | 第81-84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 | 第84-8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84-86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86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104页 |
附件一 | 第104-105页 |
附件二 | 第105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