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论 | 第10-17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二、 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三、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内涵及意义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感恩教育的内涵 | 第17-22页 |
一、 感恩的内涵 | 第17-19页 |
二、 感恩教育的内涵 | 第19-20页 |
三、 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内涵 | 第20-21页 |
四、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内涵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加强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| 第22-27页 |
一、 有利于构建校园和社会的协调 | 第22-24页 |
二、 有利于高校培养高职贫困生思想道德品质 | 第24-25页 |
三、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| 第25-26页 |
四、 有利于高职贫困生自身健康成长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高职贫困生感恩现状及成因分析 | 第27-39页 |
第一节 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| 第27-32页 |
一、 调查问卷设计及内容 | 第27-28页 |
二、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8-32页 |
第二节 高职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| 第32-35页 |
一、 不按时偿还助学贷款现象 | 第32页 |
二、 将资助金用于高档消费 | 第32页 |
三、 不愿履行下基层服务的义务 | 第32-33页 |
四、 情感淡薄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高职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主要原因 | 第35-39页 |
一、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| 第35-36页 |
二、 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存在缺陷 | 第36-37页 |
三、 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 | 第37页 |
四、 高职贫困生自身存在的原因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加强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对策 | 第39-53页 |
第一节 构建学校与社会互融共建的协调模式 | 第39-45页 |
一、 加强社会对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 | 第39-41页 |
二、 完善高职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 | 第41-45页 |
三、 构建高职贫困生诚信教育体系 | 第45页 |
第二节 构建感恩教育师生协调模式 | 第45-48页 |
一、 创新感恩教育教学方法 | 第46-47页 |
二、 加强辅导员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| 第47-48页 |
三、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教学水平 | 第48页 |
第三节 构建学校与家庭相促互利的协调模式 | 第48-50页 |
一、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 | 第49页 |
二、 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,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 | 第49页 |
三、 创设充满爱心的感恩家庭氛围 | 第49-50页 |
第四节 构建网络感恩教育与贫困生自我感恩教育相互影响的协调模式 | 第50-53页 |
一、 借助新媒体搭建贫困生感恩平台 | 第50-51页 |
二、 注重高职贫困生自我教育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件 1 | 第56-60页 |
附件 2 | 第60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