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引言第7-10页
 一、 选题背景第7页
 二、 研究现状第7-8页
 三、 研究方法第8-9页
 四、 研究思路第9页
 五、 研究意义第9-10页
第一章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理论基础和实践分析第10-20页
 一、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0-16页
  (一) 程序正义理论第10-13页
  (二) 程序法治理论第13-16页
 二、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实践分析第16-20页
  (一) 符合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实际第16-17页
  (二) 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人权第17页
  (三) 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第17-18页
  (四) 有利于对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审查判断第18-20页
第二章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现状评析第20-28页
 一、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适用现状第20-21页
  (一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内容第20-21页
  (二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适用概况第21页
 二、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1-25页
  (一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存在的问题第21-23页
  (二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权利义务存在的问题第23-24页
  (三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意见效力存在的问题第24-25页
 三、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5-28页
  (一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界定模糊第25页
  (二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第25-26页
  (三)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欠缺关于意见效力的规定第26-28页
第三章 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适用若干建议第28-41页
 一、 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第28-31页
  (一) 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证人第29-30页
  (二) 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第30-31页
  (三) 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刑事诉讼代理人第31页
 二、 规范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各种权利义务第31-34页
  (一) 合理界定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权利第31-33页
  (二) 规范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义务第33-34页
 三、 规范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意见效力的规定第34-36页
  (一) 专家辅助人的意见效力等级第35页
  (二) 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归属第35-36页
 四、 对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程序规则的完善第36-41页
  (一) 加强专家辅助人人身权利保障第37-38页
  (二) 建立专家辅助人意见庭前开示制度第38页
  (三) 建立专家辅助人援助制度第38-41页
结语第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致谢第45页
个人简介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研究
下一篇:论我国民事裁判文书公开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