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数控机床热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混凝土床身的发展状况 | 第13-14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4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复合混凝土的组成及其热性能参数的测试 | 第15-29页 |
| ·复合混凝土的组成 | 第15-19页 |
| ·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组成 | 第15-17页 |
| ·环氧树脂混凝土的组成 | 第17-19页 |
| ·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与环氧树脂混凝土热性能参数的测试 | 第19-28页 |
| ·比热容的测试 | 第20-23页 |
| ·导热系数的测试 | 第23-26页 |
| ·热膨胀系数的测试 | 第26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数控机床热特性研究理论基础 | 第29-40页 |
| ·传热的基本理论 | 第29-31页 |
| ·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| 第29-30页 |
| ·热分析的两种形式 | 第30-31页 |
| ·热传导的基本理论 | 第31-36页 |
| ·温度场 | 第31-32页 |
| ·温度梯度 | 第32-33页 |
| ·热力学第一定律 | 第33页 |
| ·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| 第33-36页 |
| ·热分析方法 | 第36-37页 |
| ·结合面热特性理论 | 第37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章 复合混凝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在浇铸早期的热特性研究 | 第40-58页 |
| ·立式加工中心床身原型介绍 | 第40-41页 |
| ·大体积混凝土 | 第41-42页 |
| ·水泥水化热特性和混凝土绝热温升 | 第42-44页 |
| ·水泥水化热 | 第42-43页 |
| ·混凝土绝热温升 | 第43-44页 |
| ·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各龄期抗拉强度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| ·混凝土床身底座在浇铸早期的温度场分析以及试验验证 | 第46-54页 |
| ·床身底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46-47页 |
| ·载荷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47-49页 |
| ·温度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| 第49-54页 |
| ·混凝土床身底座在浇铸早期的温度应力场分析 | 第54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五章 复合混凝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在实际工况下的热性能研究 | 第58-78页 |
| ·立式加工中心床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8-59页 |
| ·立式加工中心床身的热载荷及边界条件 | 第59-65页 |
| ·床身的主要热源 | 第59页 |
| ·床身热源发热量的计算 | 第59-62页 |
| ·床身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62-65页 |
| ·立式加工中心床身的稳态温度场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立式加工中心床身的热-结构耦合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·复合混凝土床身温度测试试验验证 | 第69-76页 |
| ·试验目的与试验设计 | 第69-70页 |
| ·试验仪器与温度测试点布置 | 第70-72页 |
| ·温度测试点布置 | 第72页 |
| ·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6页 |
| ·减少床身热变形的措施 | 第76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结论 | 第78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2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