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3页 |
| 目录 | 第13-15页 |
| 1 导论 | 第15-28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| 第15-17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7-2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2-2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| ·研究框架与内容 | 第25-27页 |
| ·创新与不足 | 第27-28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27页 |
| ·不足 | 第27-28页 |
| 2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| 第28-44页 |
| ·低碳经济理论 | 第28-35页 |
| ·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8页 |
| ·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| 第28-29页 |
| ·碳计量 | 第29-31页 |
| ·碳交易与碳市场 | 第31-32页 |
| ·碳金融 | 第32-34页 |
| ·碳税 | 第34-35页 |
| ·内生增长理论 | 第35-36页 |
| ·制度经济学理论 | 第36-38页 |
| ·脱钩理论 | 第38-40页 |
| ·脱钩理论的借鉴 | 第38页 |
| ·低碳经济的脱钩发展模式 | 第38-40页 |
| ·博弈论 | 第40-42页 |
| ·相关理论评述 | 第42-44页 |
| 3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借鉴 | 第44-63页 |
| ·欧盟 | 第44-52页 |
| ·英国 | 第44-48页 |
| ·丹麦 | 第48-52页 |
| ·挪威 | 第52页 |
| ·美国 | 第52-56页 |
| ·日本 | 第56-58页 |
| ·部分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与借鉴 | 第58-59页 |
| ·IPCC的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借鉴 | 第59-63页 |
| 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分析 | 第63-84页 |
| ·内生动力 | 第63-73页 |
| ·内生增长机理分析 | 第63-64页 |
| ·低碳经济内生动力分析 | 第64-68页 |
| ·中国低碳经济内生动力分析 | 第68-73页 |
| ·外生动力 | 第73-84页 |
| ·济发展的外生动力 | 第73-75页 |
| ·低碳经济外生动力分析 | 第75-77页 |
| ·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外生动力分析 | 第77-84页 |
| 5 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化路径 | 第84-111页 |
| ·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低碳化展望 | 第84-86页 |
| ·中国能源、环境现状与低碳化需求 | 第86-88页 |
| ·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| 第88-91页 |
| ·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| 第88-89页 |
| ·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| 第89-91页 |
| ·案例分析:贵州省发展CDM相关资源禀赋 | 第91-104页 |
| ·煤炭及煤层气资源 | 第91-93页 |
| ·水能资源 | 第93-96页 |
| ·林业资源 | 第96-99页 |
| ·风能资源 | 第99-101页 |
| ·农村沼气 | 第101-104页 |
| ·贵州省CDM发展潜力分析 | 第104-111页 |
| ·贵州省CDM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| ·贵州省CDM开发潜力分析 | 第106-111页 |
| 6 大国碳排放博弈下中国低碳经济路径比较 | 第111-127页 |
| ·基于低碳经济的大国关系论 | 第111-118页 |
| ·美国的博弈可能性 | 第113-116页 |
| ·欧盟的博弈可能性 | 第116-117页 |
| ·印度的博弈可能性 | 第117-118页 |
| ·低碳经济中利益集团非合作博弈 | 第118-122页 |
| ·发达国家 | 第118-119页 |
| ·发展中国家 | 第119-121页 |
| ·南北分歧 | 第121-122页 |
| ·中国低碳经济路径 | 第122-127页 |
| 7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| 第127-136页 |
| ·不断丰富完善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| 第127-128页 |
| ·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体系 | 第128-129页 |
| ·优化能源结构,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| 第129-130页 |
| ·加强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 | 第130-131页 |
| ·加强宣传教育,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 | 第131-132页 |
| ·推进碳金融制度创新,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 | 第132-133页 |
| ·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| 第133-134页 |
| ·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,应用市场机制促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| 第134-136页 |
| 8 结论与展望 | 第136-1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38-146页 |
|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46-147页 |
| 致谢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