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46页 |
·前言 | 第13-15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5页 |
·水电工程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5-22页 |
·不确定性信息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水利水电工程风险问题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| 第22-25页 |
·水文不确定性影响 | 第22页 |
·综合考虑水文、水力、库水位三类不确定性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多目标、动态性风险决策方面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·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建筑物结构可靠度研究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土石坝漫坝研究现状 | 第25页 |
·土石坝失稳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土质边坡的稳定可靠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不确定性参数反分析研究现状 | 第28-30页 |
·贝叶斯方法应用于岩石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28页 |
·不确定性反分析研究现状 | 第28-3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30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46页 |
第2章 施工导流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分析 | 第46-60页 |
·信息与信息的不确定性 | 第46页 |
·不确定性的分类和内涵 | 第46-49页 |
·随机性 | 第47页 |
·模糊性 | 第47页 |
·灰色性 | 第47-48页 |
·未确知性 | 第48页 |
·复合不确定性(盲性) | 第48-49页 |
·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定义和表达 | 第49-52页 |
·随机信息数学定义和表达 | 第49页 |
·模糊信息数学定义和表达 | 第49-50页 |
·灰信息数学定义和表达 | 第50页 |
·未确知信息的数学定义和表达 | 第50-51页 |
·盲信息的数学描述和表达 | 第51-52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分析体系的建立 | 第52-57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的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| 第52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本特征类型 | 第52-54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问题分析的基本原则 | 第54-56页 |
·施工导流工程系统不确定性总体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第3章 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60-71页 |
·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60页 |
·可靠度理论风险分析的常用方法 | 第60-64页 |
·直接积分法 | 第60-61页 |
·均值一次二阶矩法(MFOSM)和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(AFOSM) | 第61页 |
·JC法 | 第61-62页 |
·蒙特卡罗法(Monte-Carlo法,简称MC法) | 第62-64页 |
·施工导流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64-65页 |
·水文不确定性 | 第65-67页 |
·洪峰概率密度函数 | 第65页 |
·皮尔逊Ⅲ型分布随机数模拟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第4章 施工导流隧洞泄流风险率分析 | 第71-87页 |
·导流隧洞泄流能力计算的定值法基本理论 | 第71-72页 |
·隧洞泄流流态判别 | 第71-72页 |
·枯水期时计算 | 第72页 |
·洪水期时上游水位雍高计算 | 第72页 |
·导流隧洞泄流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 | 第72-77页 |
·可靠性分析方法 | 第72-73页 |
·导流隧洞泄流能力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| 第73-76页 |
·模拟过程 | 第76-77页 |
·风险率的计算 | 第77页 |
·工程实例分析 乐昌峡水利枢纽导流隧洞工程 | 第77-85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77-78页 |
·施工导流设计 | 第78-83页 |
·乐昌峡导流隧洞泄流风险率分析计算 | 第83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7页 |
第5章 围堰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 | 第87-110页 |
·围堰的边坡最大失效概率及结构可靠度基本计算理论 | 第87-92页 |
·基于瑞典法的滑动稳定极限状态 | 第87-89页 |
·考虑渗流影响下的土坡滑动稳定可靠度计算 | 第89-90页 |
·应用MC法寻找最危险滑动面 | 第90-92页 |
·基于定值理论的溪洛渡围堰边坡稳定性分析 | 第92-101页 |
·上游围堰堰体结构设计 | 第92-93页 |
·上游围堰渗流计算 | 第93-96页 |
·堰坡稳定分析 | 第96-97页 |
·下游围堰深化设计 | 第97-98页 |
·渗流计算 | 第98-100页 |
·下游围堰堰坡稳定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·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溪洛渡工程围堰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 | 第101-107页 |
·编程语言的简介 | 第101-102页 |
·MC法在IDL中的实现流程 | 第102页 |
·可靠性计算结果及敏感性分析 | 第102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0页 |
第6章 BME模型在过水土石围堰不确定性反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10-128页 |
·熵与最大熵的基本理论 | 第110-115页 |
·熵的概念 | 第110-111页 |
·熵的基本性质和计算 | 第111-112页 |
·最大熵原理(POME)及应用 | 第112-113页 |
·最大熵模型(The model of M.E.) | 第113-115页 |
·Bayesian基本理论及其与最大熵的结合运用 | 第115-116页 |
·Bayesian基本理论 | 第115页 |
·Bayesian与最大熵的结合运用 | 第115-116页 |
·Bayesian与最大熵在过水土石围堰抗冲流速水头h_(vR)反分析中的综合应用 | 第116-119页 |
·过水土石围堰的事故率λ的提出 | 第116-117页 |
·过水土石围堰溢流工况浅析 | 第117-118页 |
·BME在过水土石围堰抗冲流速水头h_(vR)反分析中的应用 | 第118-119页 |
·BME模型过水土石围堰结构参数反分析中的应用 | 第119-123页 |
·BME模型的建立 | 第119-121页 |
·主客观信息模型的匹配调整 | 第121-122页 |
·模型定阶准则 | 第122-1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3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28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8-130页 |
·结论 | 第128-129页 |
·展望 | 第129-130页 |
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0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