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行走系统论文--悬挂论文

卡车驾驶室悬置及座椅减振系统的优化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·驾驶室悬置发展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驾驶室悬置阻尼匹配及减振器设计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·驾驶室阻尼匹配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阻尼比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·减振器阀片变形及应力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7-18页
第二章 卡车悬架系统最佳阻尼匹配第18-28页
   ·悬架系统评价指标及平顺性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·卡车悬架系统最佳阻尼匹配第19-25页
     ·卡车单轮1/4系统行驶振动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舒适性的悬架系统最佳阻尼比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基于安全性的悬架系统最佳阻尼比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基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悬架系统最优阻尼比第24-25页
   ·仿真验证第25-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8页
第三章 驾驶室悬置及座椅减振系统最佳阻尼匹配第28-41页
   ·驾驶室悬置系统最佳阻尼匹配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卡车驾驶室三质量行驶振动系统模型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基于舒适性的驾驶室悬置最佳阻尼比第30页
     ·基于安全性的驾驶室悬置最佳阻尼比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基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驾驶室悬置最优阻尼比第31页
   ·座椅减振系统最佳阻尼匹配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卡车座椅行驶振动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基于舒适性的座椅减振系统最佳阻尼比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基于安全性的座椅减振系统最佳阻尼比第34页
     ·基于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座椅减振系统最优阻尼比第34页
   ·实例验证第34-40页
     ·卡车驾驶室悬置系统实例验证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卡车座椅减振系统实例验证第37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 减振器节流阀片非均布压力变形及应力解析计算第41-56页
   ·减振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·减振器阀片在非均布压力下的变形解析计算第42-47页
     ·节流阀片在非均布压力下的变形解析计算第42-45页
     ·阀片变形ANSYS仿真验证第45-47页
   ·减振器阀片在非均布压力下的应力解析计算第47-50页
     ·节流阀片在非均布压力下的应力数学模型第47-49页
     ·阀片应力强度ANSYS仿真验证第49-50页
   ·叠加阀片等效厚度计算及拆分设计方法第50-54页
     ·叠加阀片等效厚度计算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叠加节流阀片等效拆分设计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叠加阀片变形及应力强度ANSYS仿真验证第52-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五章 驾驶室及座椅减振器的节流阀参数优化设计第56-71页
   ·卡车驾驶室及座椅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速度特性第56-60页
     ·驾驶室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速度特性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座椅减振器最佳阻尼匹配速度特性第58-60页
   ·驾驶室及座椅减振器阀系参数设计第60-70页
     ·减振器复原阀系参数设计第60-65页
     ·减振器压缩阀系参数设计第65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 设计实例及实验验证第71-89页
   ·卡车及减振器结构参数第71-72页
   ·卡车驾驶室悬置设计实例第72-75页
     ·驾驶室悬置阻尼匹配设计实例第72-73页
     ·驾驶室减振器阀系参数匹配设计实例第73-75页
   ·卡车座椅减振系统设计实例第75-78页
     ·座椅系统阻尼比匹配设计实例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减振器阀系参数匹配设计实例第76-78页
   ·实验验证第78-82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备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减振器特性试验第80-82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分析第82页
   ·Matlab三自由度1/4车辆系统仿真分析第82-87页
     ·驾驶室悬置仿真模型第83-84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89页
第七章 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9-92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89-91页
   ·展望第91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7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和获得的成果第97-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0Ah镍氢动力电池充电均衡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器排气噪声有源消声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