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小麦苗期根部低磷胁迫响应基因表达谱分析

致谢第1-7页
摘要第7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19页
   ·磷的存在形式及其生物有效性第9-10页
   ·植物体内磷素营养机制第10页
   ·植物低磷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学研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根系形态变化第11页
     ·根吸收动力学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植物体内磷的分配及再利用第12页
     ·植物根际酸化及根系分泌物的变化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植物体内同化物的分配变化第13页
   ·植物低磷胁迫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第13-17页
     ·植物磷高效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植物磷营养有关基因的筛选与分离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植物磷吸收和转运的分子机理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·小麦磷胁迫响应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基因芯片技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·表达谱芯片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表达谱芯片技术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7-19页
第二章 磷胁迫条件下小麦苗期根系表达谱分析第19-37页
   ·材料、试剂和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19-20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预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耗材处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部分实验试剂的配制第21页
     ·小麦水培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·小麦RNA样品的提取和纯化,及cDNA的合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·小麦RNA的提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小麦RNA的纯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·小麦cDNA的合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·反转录产物检测第23页
     ·芯片杂交及后期数据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qRT-PCR引物设计第25页
     ·引物扩增效率的检测第25页
     ·qRT-PCR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-35页
     ·小麦根系总RNA提取与纯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芯片杂交结果及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·小麦芯片杂交质量评估第27页
       ·小麦芯片杂交结果及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·芯片结果数据评估第32页
     ·小麦苗期根部地上部低磷胁迫响应基因表达谱比较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·结论第35页
   ·讨论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基因芯片在本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第35页
     ·几类重要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·无机磷转运因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酸性磷酸酶基因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活性氧与抗性基因第36-37页
第三章 小麦苗期根部低磷胁迫响应候选基因表达分析第37-53页
   ·材料、仪器与试剂第37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7页
     ·仪器与试剂第3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小麦水培方法第37页
     ·小麦RNA提取、纯化及cDNA合成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磷胁迫响应重点候选基因筛选第38页
     ·磷胁迫14d恢复磷营养(补磷)后重点候选基因表达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·重点候选基因在多基因型小麦根系和地上部表达分析第38页
     ·基因序列分析第38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  ·RNA提取及纯化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·重点候选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·TalPS3_Like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TaPiS1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TaPDF1_Like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TaPiS2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·TaG6PDH1_Like基因表达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·TaPiS3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·TaMADS2_Like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TaGST 28e45_Like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TaNAS1_Like基因序列分析和表达检测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TaDUF6_Like基因表达检测与序列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·讨论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ABSTRACT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玉米亚硫酸氧化酶基因(ZmSO)在二氧化硫胁迫下的功能分析
下一篇:石榴部分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