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动多点供油系统性能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2页 |
| 注释表 | 第12-13页 |
| 缩略词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4页 |
| ·污染物生成机理及控制手段 | 第16-17页 |
| ·低排放燃烧室油气方案研究 | 第17-24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气动多点供油系统概念方案设计 | 第25-34页 |
| ·油气方案 | 第25-27页 |
| ·气动多点供油系统的概念 | 第25-26页 |
| ·气动多点供油系统油气当量比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气动多点供油系统蒸发率分析 | 第27页 |
| ·气动多点供油系统结构及流动方案 | 第27-31页 |
| ·平直蒸发段 | 第28页 |
| ·钝体蒸发段 | 第28-29页 |
| ·喷嘴 | 第29-30页 |
| ·双排射流孔流动方案 | 第30-31页 |
| ·气动多点供油体统可行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| 第三章 供油系统性能数值模拟 | 第34-57页 |
| ·控制方程 | 第34-38页 |
| ·气相基本控制方程 | 第34页 |
| ·湍流模型 | 第34-35页 |
| ·离散相方程 | 第35-37页 |
| ·气相和离散相的耦合 | 第37-38页 |
| ·计算方法 | 第38-43页 |
| ·物理模型 | 第38-40页 |
| ·网格划分 | 第40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40页 |
| ·计算工况 | 第40-41页 |
| ·计算方法验证 | 第41-43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3-56页 |
| ·冷态流场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·燃油粒径变化及油气分布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供油系统供油能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燃油蒸发率分析 | 第49-53页 |
| ·燃油分布不均匀度分析 | 第53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四章 气动多点供油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| 第57-74页 |
| ·气动多点供油系统试验件 | 第57-58页 |
| ·试验系统 | 第58-59页 |
| ·测量截面及试验工况 | 第59-60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60-62页 |
| ·原始图像显示处理 | 第60-61页 |
| ·燃油分布不均匀度处理 | 第61-62页 |
| ·燃油蒸发率处理 | 第62页 |
| 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2-73页 |
| ·常温进口纵截面油雾场分布 | 第62-67页 |
| ·常温进口横截面油雾场分布 | 第67-70页 |
| ·温度对油雾场分布的影响 | 第70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7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| 第74-75页 |
| ·未来研究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