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论文--防洪工程论文--堤防论文

双层堤基渗透破坏发展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渗透破坏的特点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土体渗透破坏的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堤基渗透破坏的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·渗透破坏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7页
     ·渗透破坏理论研究现状第15-25页
     ·渗透破坏室内试验研究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·论文内容及创新点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章节结构第28-29页
第二章 管涌通道发展的力学机理分析第29-54页
   ·概述第29页
   ·管涌的形成发展及渗流场概况第29-34页
     ·管涌的形成发展过程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管涌通道附近的渗流场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33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简述第33-34页
   ·管涌通道断面扩展机理第34-48页
     ·断面的选取及研究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边壁颗粒的受力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颗粒位置及临界状态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边壁颗粒近底起动流速第40-44页
     ·边壁颗粒断面起动流速第44-48页
   ·管涌通道上溯机理第48-52页
     ·通道上溯模型简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通道尖端力学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·通道上溯判定标准第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三章 管涌通道发展的试验研究第54-90页
   ·概述第54-55页
   ·试验设备及材料第55-64页
     ·供水系统第55页
     ·砂槽模型第55-63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63-64页
   ·试验方案第64-66页
     ·通道冲刷扩展试验第64-65页
     ·通道上溯试验第65-66页
   ·试验过程、现象及结果分析第66-89页
     ·一维流土试验第66-69页
     ·通道冲刷扩展试验第69-82页
     ·通道上溯试验第82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四章 管涌通道断面扩展的数值模拟第90-126页
   ·概述第90页
   ·管涌通道断面扩展计算程序第90-100页
     ·二维有限元程计算方法第90-91页
     ·断面渗流场模型第91-93页
     ·程序中通道扩展的判定第93-99页
     ·程序计算的后处理第99-100页
   ·管涌通道断面扩展计算结果与试验比较第100-108页
     ·计算参数的选择第100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07-108页
   ·管涌通道扩展的讨论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108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对比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11页
   ·断面形状的等效代替及管涌通道断面查询表第111-124页
     ·断面形状的等效代替第111-115页
     ·等效影响范围的确定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断面查询表第117-1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4-126页
第五章 管涌通道上溯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第126-151页
   ·概述第126页
   ·管涌通道上溯的模拟程序第126-141页
     ·三维渗流场模型第126-130页
     ·管流与渗流的等效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·网格的划分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·通道断面的等效第134-138页
     ·上溯判定条件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·通道上溯程序计算流程第139-141页
   ·管涌通道上溯模拟计算与试验比较第141-145页
     ·参数与模型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45页
   ·管涌通道上溯稳定性探讨第145-150页
     ·参数与模型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146-149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49-15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50-151页
结论与展望第151-153页
 1. 结论第151-152页
 2. 展望第152-153页
参考文献第153-15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7-158页
致谢第158-159页
附件第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世京津词坛研究
下一篇:医学超声成像中的编码激励技术及其性能优化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