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20页 |
·猪链球菌病 | 第11-12页 |
·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·猪链球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·猪链球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(CPS)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·荚膜多糖的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荚膜多糖的生物合成 | 第16-18页 |
·荚膜多糖对细菌毒力的调控 | 第18页 |
·基因cps2E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8页 |
·材料 | 第21-26页 |
·菌株、质粒和培养条件 | 第21-23页 |
·动物和细胞 | 第23页 |
·主要药品、试剂、试剂盒与仪器 | 第23页 |
·主要培养基及抗生素配制 | 第23-24页 |
·主要溶液配制 | 第24-25页 |
·引物 | 第25-26页 |
·方法 | 第26-38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(氯化钙法) | 第26页 |
·猪链球菌2型的复苏增殖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6-27页 |
·PCR扩增 | 第27-28页 |
·DNA纯化与回收 | 第28-29页 |
·DNA与载体的连接反应 | 第29页 |
·连接产物的转化 | 第29页 |
·质粒的小量制备(碱裂解法) | 第29-30页 |
·重组质粒的鉴定 | 第30-31页 |
·猪链球菌2型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31页 |
·猪链球菌2型的电转化 | 第31页 |
·突变株的筛选和鉴定 | 第31-33页 |
·基因缺失突变株生长特性的研究 | 第33页 |
·细菌荚膜的培养 | 第33页 |
·革兰氏染色及镜检 | 第33-34页 |
·细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| 第34页 |
·细菌荚膜粗多糖的提取 | 第34页 |
·荚膜粗多糖糖含量测定(硫酸-苯酚法) | 第34-35页 |
·细胞感染试验 | 第35页 |
·细胞吞噬试验 | 第35-36页 |
·小鼠半数致死量试验 | 第36-37页 |
·小鼠存活率试验 | 第37页 |
·小鼠血中载菌量测定 | 第37-38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8页 |
·cps2E基因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cps2E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9-41页 |
·pSET4s-△cps2E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9-40页 |
·cps2E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突变株△cps2E的生物学性状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生长特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革兰氏染色观察 | 第42页 |
·透射电镜观察 | 第42-43页 |
·荚膜粗多糖的糖含量测定 | 第43页 |
·突变株△cps2E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细胞粘附与侵入试验 | 第43-44页 |
·细胞吞噬试验 | 第44-45页 |
·突变株对BALB/c小鼠半数致死量(LD_(50))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BALB/c小鼠存活率试验 | 第46页 |
·BALB/c小鼠血中载菌量的动态变化 | 第46-48页 |
5 讨论 | 第48-52页 |
·cps2E基因的选定 | 第48页 |
·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的策略 | 第48-49页 |
·cps2E基因对S.suis 2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cps2E基因对S.suis 2毒力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后续工作展望 | 第50-52页 |
6 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