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农村养老保障方式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处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15-17页 |
·农村老年人 | 第15-16页 |
·养老保障 | 第16页 |
·农村养老保障方式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依据 | 第17-19页 |
·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| 第17页 |
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| 第17-18页 |
·责任内化理论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的现状、问题 | 第19-34页 |
·沈阳市农村现存养老保障方式 | 第19-22页 |
·家庭养老保障模式 | 第19-20页 |
·自我养老保障方式 | 第20页 |
·社区养老保障方式 | 第20-21页 |
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| 第21-22页 |
·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| 第22-25页 |
·从农村老年人口情况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从农村低保人数情况分析 | 第24页 |
·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0页 |
·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| 第25-27页 |
·农村自我养老保障方式受老人们排斥 | 第27-28页 |
·农村社区养老保障方式受地区经济限制 | 第28-29页 |
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式未发挥养老保障功能 | 第29-30页 |
·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0-34页 |
·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| 第30页 |
·养老保障水平低 | 第30-31页 |
·传统的养老意识 | 第31-32页 |
·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完善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的对策 | 第34-40页 |
·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的总体构想 | 第34页 |
·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| 第34-36页 |
·坚持以提高养老质量为原则 | 第34-35页 |
·坚持以养老需求性和可能性为原则 | 第35页 |
·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原则 | 第35页 |
·坚持以收入差距为原则 | 第35-36页 |
·沈阳市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的完善措施 | 第36-40页 |
·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| 第36-37页 |
·加强养老的经济性建设 | 第37-38页 |
·加强养老的幸福度建设 | 第38页 |
·加强养老的支持力建设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