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--道德教育论文

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--以桂林市五所学校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1 绪论第8-12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8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·创新之处第11-12页
2 耻感教育基本概念及理论第12-17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耻和耻感第12页
     ·耻感教育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第13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第13-17页
     ·中国传统文化“耻”思想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社会主义荣辱观第14页
     ·马克思青年伦理思想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理论第15-17页
3 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分析第17-21页
   ·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重大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第17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践行“八荣八耻”第17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大学生成才第18页
   ·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必要性分析第18-21页
     ·树立大学生正确荣辱观的需要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养成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第19页
     ·增强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提高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第20-21页
4 大学生耻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存在的问题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荣耻不分第21页
     ·以耻为荣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知耻不自责第22-23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 ·部分教育者耻感匮乏第23页
     ·受教育者认知浅薄第23页
     ·教育目标空泛抽象第23-24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家庭耻感教育缺失第24页
     ·学校重知识技能传授、轻耻教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社会教育低俗化第25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缺乏慎独第25-26页
5 大学生耻感教育内容、原则与途径第26-32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内容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以“三观”为基础的认知教育第26页
     ·以“自尊”为核心的耻感教育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以“人性”为前提的人格教育第27页
     ·以“荣辱观”为指导的行为教育第27-28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耻感教育传承化第28页
     ·耻感教育具体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耻感教育理论化第29页
     ·耻感教育底线化第29页
   ·大学生耻感教育实现的途径第29-32页
     ·从教育主体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29-30页
     ·从教学手段方面将耻感教育进教材、进课堂第30页
     ·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纳入耻感教育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面利用网络科技优势第31-32页
6 结束语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5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35-36页
致谢第36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在校女硕士生职业价值观研究
下一篇: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途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