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LC120WLED驱动器的设计与实现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| ·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5页 |
| ·LED 光源的特点和应用 | 第10-11页 |
| ·功率因数校正问题 | 第11-12页 |
| ·软开关技术的提出 | 第12-15页 |
| ·LED 驱动电源 | 第15-18页 |
| ·驱动电源的重要性 | 第15页 |
| ·驱动电源的要求 | 第15-16页 |
| ·拓扑选择 | 第16-17页 |
| ·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 | 第19-31页 |
| ·功率因数校正的提出和定义 | 第19-20页 |
| ·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| 第20-21页 |
| ·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| 第20-21页 |
| ·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| 第21页 |
| ·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策略 | 第21-23页 |
| ·峰值电流控制 | 第22页 |
| ·滞环电流控制 | 第22页 |
| ·平均电流控制 | 第22-23页 |
| ·基于 BOOST 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| 第23-30页 |
| ·基于 Boost 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| 第23-24页 |
| ·主电路的设计 | 第24-28页 |
| ·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28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第3章 LLC 谐振变换器的设计 | 第31-56页 |
| ·传统的谐振变换器 | 第31-35页 |
| ·串联谐振变换器 | 第31-33页 |
| ·并联谐振变换器 | 第33-34页 |
| ·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| 第34-35页 |
| ·LLC 谐振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 | 第35-36页 |
| ·LLC 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| 第36-43页 |
·f_(r2)| 第37-39页 | |
| ·f = f_(r1)时的工作原理 | 第39-40页 |
| ·f > f_(r1)时的工作原理 | 第40-43页 |
| ·LLC 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 | 第43-51页 |
| ·基于 FHA 的等效电路模型 | 第43-44页 |
| ·LLC 谐振变换器的电压增益 | 第44-46页 |
| ·谐振网络的设计 | 第46-49页 |
| ·LLC 谐振变换器主电路的设计 | 第49-51页 |
| ·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51-55页 |
| ·工作频率的设置 | 第52-53页 |
| ·软启动电路设计 | 第53-54页 |
| ·电流检测电路 | 第54页 |
| ·自举电路设计 | 第54-55页 |
| ·死区时间的设定 | 第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4章 恒流电路的设计 | 第56-65页 |
| ·恒流输出的意义 | 第56-57页 |
| ·恒流方案的选择 | 第57-60页 |
| ·TL431 组成的恒流电路 | 第57-58页 |
| ·双运放组成的恒流电路 | 第58-59页 |
| ·Buck 恒流电路 | 第59-60页 |
| ·恒流控制的原理 | 第60-61页 |
| ·主电路的设计 | 第61-64页 |
| ·主电路参数的设计 | 第61-62页 |
| ·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62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| 第65-77页 |
| ·APFC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·LLC 谐振变换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4页 |
| ·MOSFET 开关管与谐振电流波形分析 | 第67-71页 |
| ·副边整流二极管的波形分析 | 第71-72页 |
| ·K 取不同值时的波形分析 | 第72-74页 |
| ·整机效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74-7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77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| 附录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