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化学电源、电池、燃料电池论文

镍氢动力电池负极关键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0-23页
   ·MH/N_I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第10-11页
   ·HEV用动力电池第11-13页
     ·HEV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·HEV用动力电池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HEV用电池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储氢合金电极添加剂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·储氢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第14-20页
     ·储氢合金表面的包覆处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储氢合金表面机械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热碱处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氟化处理第18页
     ·酸处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在MH电极中添加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第19页
     ·氢化处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热处理第20页
     ·电极表面的高分子修饰第20页
   ·储氢合金粘结剂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·本论文工作的内容及意义第21-23页
第二章 Co_3O_4的制备及其对AB_5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第23-35页
   ·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纳米Co_3O_4的制备第24页
     ·电极的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性能测试及分析第2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形貌和结构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添加Co_3O_4对AB_5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第27-30页
   ·Co_3O_4作用机理的探讨第30-34页
     ·ICP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XRD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FTIR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结论第34-35页
第三章 表面处理对AB_5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第35-49页
   ·实验原料及仪器第35-3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合金的表面碱复合处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电极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  ·性能测试与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·形貌和结构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·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测试第38-3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9-48页
     ·形貌和结构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·结论第48-49页
第四章 粘合剂对碱复合处理后MH电极性能的影响第49-59页
   ·实验原料及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·MH动力电池负极粘结剂的选择第50-52页
     ·HPMC的物化性质第50-51页
     ·CMC的物化性质第51页
     ·PTFE的物化性质第51-52页
   ·不同粘合剂配方负极浆料基本性能第52页
   ·不同粘合剂配方对MH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2-57页
     ·倍率充电性能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倍率放电性能第54页
     ·充电电压特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放电电电压特性第55-57页
     ·低温性能第57页
   ·本章结论第57-59页
第五章 导电剂对碱复合处理后MH电极性能的影响第59-73页
   ·实验原料及仪器第59-60页
   ·MH动力电池负极导电剂的选择第60页
   ·不同导电剂配方负极浆料基本性能第60-61页
   ·炭黑对MH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1-66页
     ·克容量第61页
     ·倍率充电性能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倍率放电性能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充电电压特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放电电压特性第64-65页
     ·低温性能第65-66页
   ·镍粉对MH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6-72页
     ·克容量第66页
     ·倍率充电性能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倍率放电性能第68页
     ·充电电压特性第68-69页
     ·放电电压特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·高温性能第70-71页
     ·低温性能第71-72页
   ·结论第72-73页
第六章 结论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2页
 发表论文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A的多重时滞辨识方法研究及其在碳分过程中的应用
下一篇:煤沥青炭化机理及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