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8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概念 | 第10-13页 |
| ·商贸中心的内涵 | 第10-11页 |
| ·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内涵及特点 | 第11-12页 |
| ·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建设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
| ·关于商贸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| 第13页 |
| ·关于区域商贸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关于药材贸易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| ·基本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页 |
| ·本文的不足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 | 第18-32页 |
| ·成都区域药材商贸中心发展情况 | 第18-21页 |
| ·成都药材贸易历史悠久 | 第18-19页 |
| ·成都药市近期情况 | 第19-20页 |
| ·成都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发展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·药材市场规模较大 | 第20页 |
| ·药材会展水平较高 | 第20-21页 |
| ·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较完善 | 第21页 |
| ·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形成 | 第21页 |
| ·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外部环境 | 第21-24页 |
| ·国际形势 | 第21-22页 |
| ·国内环境 | 第22-24页 |
| ·国家相关支持政策 | 第22-23页 |
| ·四川省相关支持政策 | 第23-24页 |
| ·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有利因素 | 第24-27页 |
| ·区位和交通优势 | 第24页 |
| ·药材资源丰富 | 第24-25页 |
| ·中药产业支撑 | 第25-26页 |
| ·地方政策扶持 | 第26页 |
| ·医药与道家养生文化厚重 | 第26-27页 |
| ·成都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制约因素 | 第27-32页 |
| ·软件环境有待提高 | 第27-28页 |
| ·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| 第27-28页 |
| ·中药统计数据落后 | 第28页 |
| ·硬件设施亟待改进 | 第28-29页 |
| ·信息化进程滞后 | 第28-29页 |
| ·交通物流成本较高 | 第29页 |
| ·中药产业发展滞后 | 第29页 |
| ·成都药材贸易中面临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| ·药材价格波动剧烈 | 第29-30页 |
| ·质量问题突出 | 第30-31页 |
| ·荷花池药材市场药材面临“批发转零售”的困境 | 第31页 |
| ·国际贸易面临困境 | 第31-32页 |
| 第三章 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竞争力分析 | 第32-45页 |
| ·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思路以及方法 | 第32页 |
| ·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2-37页 |
| ·城市综合发展规模 | 第32-33页 |
| ·服务体系指标 | 第33页 |
| ·药材市场体系指标 | 第33页 |
| ·经济结构指标 | 第33-35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困难 | 第35-37页 |
| ·综合竞争力的评价 | 第37-42页 |
| ·公因子的提取与确定 | 第37-38页 |
| ·公因子的分析及权重计算 | 第38-41页 |
| ·综合竞争力排序及比较 | 第41-42页 |
| ·综合竞争力分析方法的不足 | 第42-44页 |
| ·方法存在的不足 | 第42页 |
| ·完善方法不足的措施 | 第42-44页 |
| ·成都同三大商贸中心城市的比较 | 第42-43页 |
| ·五大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政策扶持力度 | 第43-44页 |
| ·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竞争力分析总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四章 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经验借鉴 | 第45-51页 |
| ·药材品牌经验——以韩国人参为例 | 第45-46页 |
| ·药材产业经验——以日本津村公司为例 | 第46-47页 |
| ·药材文化营销经验——以宛西制药为例 | 第47-48页 |
| ·亳州以药立市 | 第48-49页 |
| ·对成都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启示 | 第49-51页 |
| 第五章 成都进一步建设区域药材商贸中心的对策建议 | 第51-60页 |
| ·重视区域药材商贸中心商贸功能的改善 | 第51-53页 |
| ·完善药材市场体系建设 | 第51-52页 |
| ·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| 第52页 |
| ·加强现代药材物流建设 | 第52-53页 |
| ·保障稳定的药材供给 | 第53-54页 |
| ·药材规模化种植 | 第53页 |
| ·注重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 | 第53-54页 |
| ·加强药材质量和价格的监管 | 第54-55页 |
| ·保障交易药材的质量 | 第54页 |
| ·探索药材价格稳定机制 | 第54-55页 |
| ·推动成都中药产业的发展 | 第55-56页 |
| ·壮大成都中药产业 | 第55页 |
| ·引导形成中药龙头企业 | 第55-56页 |
| ·促进产学研结合 | 第56页 |
| ·提升成都药材商贸营销水平 | 第56-57页 |
| ·打造品牌 | 第56-57页 |
| ·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 | 第57页 |
| ·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| 第57-58页 |
| ·增强政策扶持力度 | 第57-58页 |
| ·加大资金支持 | 第58页 |
| ·鼓励使用中医药产品 | 第58页 |
| ·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| 第58-60页 |
| ·人才引进 | 第58-59页 |
| ·人才培养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