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技法论文--其他绘画技法论文

贵州麻江铜鼓村农民画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12页
第一章 贵州麻江铜鼓村农民画简介第12-22页
 一、 概念阐述第12-14页
  (一) 农民画第12-13页
  (二) 铜鼓村农民画第13-14页
 二、 生态环境第14-17页
  (一) 铜鼓村农民画的自然生态环境第14-16页
  (二) 铜鼓村农民画的人文生态环境第16-17页
 三、 铜鼓村农民画发展背景和发展轨迹第17-22页
第二章 贵州麻江铜鼓村农民画的绘画题材、创作思维与创作方法第22-30页
 一、 绘画题材第22-27页
  (一) 劳作丰收第22-23页
  (二) 民俗节庆第23-24页
  (三) 日常生活第24-27页
 二、 创作思维第27-28页
 三、 创作方法第28-30页
第三章 贵州麻江铜鼓村农民画的社会功能第30-37页
 一、 审美功能第30-32页
 二、 认知功能第32-33页
 三、 娱乐功能第33-35页
 四、 教育功能第35-37页
第四章 贵州麻江铜鼓村农民画的艺术特征第37-54页
 一、 造型特征第37-43页
  (一) 均衡饱满的空间布局第38-39页
  (二) 主观随意性构图第39-40页
  (三) 夸张、抽象、意象型造型第40-42页
  (四) 动感型造型第42-43页
 二、色彩特征第43-49页
  (一) 铜鼓村农民画中色彩选择的特点第43-45页
  (二) 铜鼓村农民画色彩的功能性特征第45-49页
 三、 审美特征第49-54页
  (一) 体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观第50-51页
  (二) 创作内容富有精神审美功力之美第51-52页
  (三) 形式上追求热烈奔放的浪漫风格第52页
  (四) 体现现代艺术的审美追求第52-54页
第五章 贵州麻江铜鼓村农民画保护、传承与发展第54-64页
 一、 技艺传承的状况第54-56页
 二、 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第56-58页
 三、 铜鼓村农民画发展前景的思考第58-64页
  (一) 铜鼓村农民画在现代传承的可能性第60-62页
  (二) 铜鼓村农民画艺术传承的价值第62-64页
结语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7页
附录 A 调查日志第67-71页
附录 B 田野调查图志第71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贵州土陶研究
下一篇:“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”文化传承模式探析--以黄平县为研究个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