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8页 |
·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水盐因子对植物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样点的选取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研究样点的选取 | 第21-22页 |
·植物群落特征及理化性质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·土壤样点的选取及理化性质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·土壤水盐的划分 | 第22-24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植物群落特征及生态化学计量学 | 第26-43页 |
·崇明滩涂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| 第26-30页 |
·不同水盐梯度下芦苇群落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不同水盐梯度下互花米草群落特征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水盐梯度下海三棱藨草群落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 | 第29-30页 |
·植被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30-36页 |
·芦苇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31-33页 |
·互花米草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33页 |
·海三棱藨草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差异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讨论与小结 | 第36-43页 |
·崇明湿地植物群落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36-39页 |
·水盐对植物群落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不同水盐梯度下土壤因子特性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43-68页 |
·土壤的水盐因子特性 | 第43-49页 |
·芦苇生境土壤水盐因子特性 | 第43-45页 |
·互花米草生境土壤水盐因子的特性 | 第45-46页 |
·海三棱藨草生境土壤水盐因子特性 | 第46-48页 |
·不同植物群落生境土壤水盐因子的差异 | 第48-49页 |
·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49-63页 |
·芦苇生境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49-52页 |
·互花米草生境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52-55页 |
·海三棱蔗草生境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| 第55-58页 |
·不同植物群落生境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差异 | 第58-63页 |
·本章讨论与小结 | 第63-68页 |
·土壤水盐因子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性 | 第63-65页 |
·土壤水盐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滩涂植物群落与土壤水盐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| 第68-82页 |
·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| 第68-74页 |
·芦苇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| 第68-70页 |
·互花米草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| 第70-72页 |
·海三棱蔗草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| 第72-74页 |
·植物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| 第74-79页 |
·芦苇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| 第74-76页 |
·互花米草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| 第76-77页 |
·海三棱藨草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| 第77-79页 |
·本章讨论与小结 | 第79-8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·结论 | 第82-83页 |
·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97页 |
附录 | 第97-99页 |
致谢 | 第99页 |